每日参阅信息丨贵州资本市场发展参阅信息(2025年第105期 总第481期)
一、北证专精特新指数重磅发布,北交所开启“双指数”时代。据《证券时报》报道,近日,北交所发布公告,继北证50指数成功运行之后,将联合中证指数公司于6月30日正式发布北证专精特新指数,为市场提供多维度投资标的和业绩基准。经流动性筛选后,北证专精特新指数从符合条件的北交所专精特新“小巨人”上市公司证券中选取市值最大的50只作为指数样本,以反映北交所专精特新上市公司证券的整体表现。该指数以2024年6月28日为基日,基点为1000点。
业内人士表示,北证专精特新指数的推出,也预示着未来北交所也会像科创板、创业板一样继续推出更具象化、更行业化的表征指数。北证专精特新指数的推出,也表明公募机构将可基于该指数研发并推出对应的公募基金产品,既给北交所送来更多的新增资金,也让更多的基民有了新的投资机会。
二、REITs市场稳健扩容,消费REITs即将上新。据《证券时报》报道,随着制度不断完善、流动性机制逐步优化,REITs正加速从政策推动走向市场主导。今年以来,REITs市场持续升温。截至6月5日收市,全市场共有66只已上市REITs,最新市值已突破2000亿元。其中,消费REITs自上市以来,展现了良好的运营态势,向投资者交出满意答卷。以深市为例,目前共有4只已上市消费REITs,募集规模合计149.99亿元,截至6月5日收市最新市值合计219.91亿元。
据悉,下一步,深交所将在中国证监会统筹指导下,统筹质量与规模,在加快推进REITs常态化发行的同时,聚焦REITs市场持续健康发展的目标,始终坚持“质量第一”,加大优质REITs项目供给,稳步拓展底层资产类型,持续完善扩募制度机制,推动市场高质量扩容增类。
三、证监会批复中央汇金成为8家金融机构实控人,牌照整合预期升温。据澎湃新闻消息,近日,证监会发布批复称,核准中央汇金成为长城国瑞证券、东兴证券、信达证券、东兴基金、信达澳亚基金、长城期货、东兴期货、信达期货的实际控制人。随着“汇金系”的券商队伍的扩容,也引发了市场关于“汇金系”券商合并的遐想。银河证券认为,在监管政策鼓励券商通过重组做大做强的背景下,证券行业的并购重组有望进入加速期。财信证券表示,在加快推进建设一流投资银行的背景下,汇金系券商进一步增多,券商牌照整合预期升温。东吴证券认为,当前证券行业竞争加剧也催生并购需求。随着业务竞争加剧、全面注册制、机构化的大背景下,券商竞争转向专业化、综合化业务,头部券商综合业务优势带来市占率持续提升,行业集中度提升趋势进一步凸显。随着市场环境的日益复杂以及客户需求多样性的提升,促使证券公司通过并购重组来快速扩大业务规模和提升竞争力。大型券商通过并购进一步补齐短板,巩固优势,中小券商通过外延并购有望弯道超车,快速做大,实现规模效应和业务互补。
四、债券市场“科技板”落地满月,发行超4000亿元。据《证券时报》报道,6月7日,债券市场“科技板”落地实施满月,科创债发行规模持续提升,金融机构、创投机构、科技型企业等密集发行。据统计,截至6月6日,全市场发行科创债216只,累计发行规模4012.98亿元。此外,还有7只科创债待发行,计划发行规模为152.5亿元。
业内人士表示,作为我国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的重要工具,债券市场“科技板”落地以来成效显著,通过债券市场引导长期资本精准投向硬科技领域,与银行信贷、股权融资形成互补,完善了科技企业全生命周期融资体系。科创债的快速扩容标志着我国科技金融体系迈入新阶段,未来需通过政策精细化设计和市场化机制完善。可通过风险分担机制或财税优惠,提升农商行、城商行参与积极性,实行差异化政策来激励中小机构;应该细化资金用途追踪,防止套利或挪用,确保资金真正流向科技创新,切实强化穿透式监管;需推动做市商制度,吸引保险、养老金等长期投资者入市,完善二级市场流动性。
五、北京:“并购六条”激发区域并购重组市场活力。据《中国证券报》报道,自“并购六条”发布以来,A股上市公司开展并购重组交易热度持续升温,其中,北京地区上市公司共发布并购交易273单,其中13单构成重大资产重组。
从交易特点看,北京地区上市公司并购重组交易呈现“百花齐放”态势,示范效应显著。一方面,产业整合趋势明显。以高端制造领域为例,部分企业通过收购相关标的,实现了技术升级和产业链的延伸,增强了企业在行业内的竞争力。另一方面,新兴产业领域企业并购活跃。通过并购具有创新技术和高成长潜力的企业,快速切入新兴赛道,获取新的技术和人才资源,实现向新质生产力方向的转型发展,为首都经济的创新发展注入新动力。
行业专家认为,一系列支持上市公司开展并购重组的有力举措,体现了北京在落实“四个中心”总规划、以“五子”联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的坚实步伐。一批具有产业整合逻辑、符合新质生产力发展方向的上市公司并购重组案例渐次落地,这些案例重组标的更优质、产业协同特征更明显、科技属性更强,并购重组已成为推动北京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重要赋能手段。
转载声明:
本栏目转载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来源贵州资本市场;本栏目发布内容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免责声明:
本栏目的信息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不应以该等信息取代其独立判断或仅根据该等信息做出决策。本栏目所涉信息准确可靠,但并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和及时性做出任何保证,亦不对因使用本栏目信息引发的损失承担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