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爱的过年美食:手工香肠分外香
香肠一做好,过年就近了。
周日下午,妈妈打电话来告知,家里今年新做了香肠,按往年习惯,也为我的小家做了几斤。香肠一做好,过年就近了。
小时候常常在家里看长辈做香肠。时间往回拨,父母还是壮劳动力,在外打工赚钱的同时,还能兼顾着田里的庄稼和院里的家禽,以及饲养一头年猪。杀了年猪,年味越来越浓了,制作香肠这件事也就提上日程了。这一天往往是个晴朗的周末,父母忙完了农活后,请来亲戚一起帮把手。他们合力抬出桌子,摆好椅子,归置好用品,这就开始一年一度的重要活动了。
制作香肠必须有一位有经验的长辈,这个非常不简单的角色,一般由上了年纪的老人担任,他们做的香肠比我吃过的还多。只见长辈洗净双手、扎好围裙、戴上袖套、挽上袖子,利落地开始调制味道。虽然每家每户制作的味道都略微不同,但香肠的味道一般都可以分为川味和广味,川味香肠取四川人嗜好的辣椒、花椒,加上其他辛香调料,如胡椒粉、五香粉等,味道香辣。甜味香肠主要用白砂糖提味,味道回甘。但不管哪种味道的香肠,都自有其风味。
当肥瘦相间的肉经过大人们的手切碎,再腌入味道后,就可以开始制作香肠了。天气寒冷,长辈们边聊天边装香肠,口中呼出的白气让人感觉在缥缈云间;各色调料的味道混杂在一起,散发出诱人的香味;阳光打在肠衣上,闪烁出柔和的光芒,那是对人们辛劳一年的嘉奖;小狗闻香而来,甩着好客的尾巴围着人们的腿打转,急得汪汪而叫;小院里的梅花树上,小鸟叽叽喳喳,花香馥郁……肉馅就在彼时温顺地被灌入肠衣中,看白而薄的肠衣慢慢被红彤彤的肉馅撑满,由干瘪变得圆润如珠,由干枯变得油光可鉴,内心好像也充盈起来。这长长的仿佛没有尽头的香肠寄托了人们对年年有余的期待,这红润的象征着喜气的香肠载满人们对新年新气象的向往。
吃香肠,也就成了过年必须的仪式感。等香肠风干或者和腊肉一道熏好后,就可以割一截吃了。没时间做菜时,切一盘香肠蒸熟即可吃,方便快捷;来客人时,郑重其事地选下最肥美的一段,斜切后摆成圆形状,团团圆圆又鲜艳好看。香肠可以是最美味的主菜,单吃有嚼劲,辣味刺激味蕾,广味甘甜可口,下饭可以,佐酒亦佳。香肠还甘愿做绿叶,想吃炒菜时,用嫩绿的蒜苗炒香肠,红花配绿叶,煞是好看;用荷兰豆炒香肠,爆香的蒜粒激发出来香肠的肉香和荷兰豆的清甜,堪称最佳搭档;用花菜炒香肠,一定得先用干辣椒引味,辣味出众、干香扑鼻。想吃蒸菜了,把香肠、腌鸡、卤牛肉、腊肉,狠狠地蒸上一屉,满屋飘香。
我最爱的是香肠焖饭。懒得做菜时,把香肠切粒,配上五颜六色的蔬菜,如土豆、豌豆、胡萝卜、香菇、玉米粒,下入油锅中炒出香味,淋上少许的生抽、老抽、蚝油,撒点白糖提香,就可以放到电饭锅中烹煮啦。二十分钟后饭熟了,把配菜和饭拌匀,香肠经过加热,油气都渗入饭粒中,浸润出一锅油汪汪、香喷喷的饭,让人食指大动,连吃两碗才让人感觉身心餍足。
每一年,只要看到阳台挂着香肠,就有家的味道;只要还有香肠,就还有对来年的期待;只要还能吃到新做的香肠,不管多艰难的日子,就能咂摸出乐观的况味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