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食什》|原来它是真正的“内卷王”

第709夜|陪伴曲《Hadn't Met You》
给中国人一张煎饼,我们能卷起整个世界。
提到煎饼,很多人会想到山东的煎饼卷大葱,天津的煎饼馃子,东北的手工大煎饼、白菜煎饼、紫苏煎饼、台湾的蛋奶小煎饼……风物不同,口味迥异。唯一不变的,就是无论是在哪里,煎饼之中一定要卷入更丰富、更美味的食材。大鱼大肉,蔬菜水果,世间万物,皆入其中。在这个意义上,煎饼也可以说是主食界中最为“内卷”的一员。
那些煎饼熨热的漫长岁月,与散落在街头巷尾的人间烟火,足以描绘出一幅分布广阔而又充满个性的中国煎饼地图。
街头路边,大家常常能看到煎饼摊子,热情豪爽的大叔阿姨吆喝着,在一个平面圆形的铁制器具上给你铺油煎饼——这种器具叫作“鏊(ào)子”。非常有趣的是,这种名为“鏊子”的炊具,在5000年前的仰韶文化中,就已经存在了。
1981年,河南青台遗址出土了一件夹砂褐陶鏊,与今天的鏊子如出一辙。而且这件陶鏊的内壁上还留下了像是煎烙面食的留下的痕迹,于是考古学家们就由此认为,中国煎饼烙饼的历史,很有可能从新石器时代就开始了。
从历史文献上看,魏晋时已经有了对煎饼的明确记载。 南北朝时,煎饼被称为“薰天”,更多是为了薰走恶兆与霉运,为家人祈福新的一年好运连连。到了明代,还演变出了更为离谱的用途。沈榜《宛署杂记》中说:“用面摊煎饼,熏床炕令百虫不生。”你家的煎饼味道是有多冲,还能熏走床炕上的臭虫?
经过漫长的历史演变,中国各地的煎饼已经分化出了各具特色的做法及风味,那么在如此“内卷”的赛道中,究竟哪里的煎饼才称得上是“煎饼一哥”呢?
说起煎饼,山东立马挺直了腰杆。可当你问起他们是不是真的天天吃煎饼卷大葱时,他们又会梗红了脖子立马否认。确实不是所有山东人,都是煎饼侠。大部分山东人也吃其他主食,只有泰安、临沂、莱芜等鲁中鲁南地区,才常常以煎饼为主食。也有网友戏称,煎饼一般只有“鲁国人”才吃,“齐国人”不吃。如果真的细究起来,山东煎饼的做法流派复杂得超乎你的想象。有“摊的”“滚的”“刮的”,味道口感都不太一样,比如说泰安煎饼就属于“刮的”。
最负盛名的临沂煎饼,喜欢卷半肥瘦的红烧肉和大葱,软糯鲜香,吃起来满嘴流油,却又不显肥腻,伴着大葱的些许辛辣,给人心带来无限的温暖与抚慰。
鲁南菜煎饼,则是在两张预先摊烙好的薄面饼中间夹着菜,然后放到锅上慢慢加热。菜品极为丰富,有白菜、粉条、豆腐、萝卜、小瓜、青椒韭菜花,清淡素雅,却又爽口好吃。热情好客而又豪气干云的山东人,恨不得帮你把全天下所有好吃的菜,都加进煎饼里。
蒲松龄曾在《煎饼赋》中这样描述过山东煎饼:“一翻手而覆手,作十百于俄顷。圆于望月,大如铜钲,薄似剡溪之纸,色如黄鹤之翎。”形状圆润如满月,厚度又轻薄如纸,色泽明黄鲜美,叫人垂涎三尺。
最为有趣的是,在山东的历史里,煎饼甚至以一种“重要资产”的姿态出现过。1967年在泰安市东羊楼村,发现了一份明代万历年间的“分家契约”,其中载有“鏊子一盘,煎饼二十三斤”的字样。
想不到吧,别的地方分家都分金银,我们山东分家还分煎饼。
煎饼和馃子其实是两个词,外面的是加了鸡蛋的“煎饼”,“馃子”则是指里面包着的油条或馃箅儿(我们平时常说的薄脆),配上面酱、葱末、辣椒酱等,才融汇为了一套合格的煎饼馃子。
每一天早晨的天津,都是煎饼馃子摊互相较量的修罗场。如今加鸡柳的,加牛肉的,加虾皮的,以及各种秘制酱料,千奇百怪,无所不有。最为离谱的,是至尊豪华的“辽参煎饼馃子”,要近百元一套呢。但在老天津人心中,正宗的煎饼馃子,必须是纯绿豆面儿的,吃起来软嫩清香,中间也只加油条或薄脆。其他的不管是玉米、小米还是黑米,加什么辽参、酱牛肉的,都属于邪门歪道。在如此内卷的煎饼界中,老天津人依旧持守着本味派最后的倔强。
陕西的清涧煎饼和子长煎饼,与全国其他地方的煎饼画风就不太一样,堪称煎饼界的“小白脸”。清涧煎饼和子长煎饼,原材料都用的是荞麦面粉。而且制作的工艺非常考究,所以做出来的煎饼洁白如玉,小巧玲珑。再卷上猪头肉、豆腐干和豆芽菜,花椒也是必不可少的,配着特制的蘸汁,“一碗蘸汁一卷饼”。
而再往西北走,青海和西藏还能见到一种特别的青稞煎饼,是无数藏区孩子记忆中的童年味道。制作时要用细磨的青稞粉,加上未加工的牦牛黄油、适量的奶酪和糖,揉出光滑的面团,放在温暖处发酵一个多小时后,再放入锅中煎炸,金黄蓬松的饼皮一口咬下,不觉得甜腻,细细咀嚼后又能品出独特的谷物香。
在内地地区朴实豪爽的煎饼,一到了沿海地区,就呈现出了千奇百怪的姿态。你见过明明立志当甜品,却疯狂往里面加香菜的煎饼吗?说的就是潮汕“配茶”小吃,糖葱薄饼。糖葱是指煎饼中包裹的葱状糖柱,明代郭子章的《潮中杂记》便载:“潮之葱糖,极白极松,绝无渣滓。”
但在漫长的中国历史上,煎饼更多时候并不是招待客人时精致的点心,而是务农外出时必备的干粮。山东的老农,下地干活时要带一套煎饼;去闯关东的游子,随身也必然会带煎饼充饥。
在这个意义上,煎饼这种最大程度保留了碳水化合物,而且还要卷着吃的主食,当然是名副其实的“内卷之王”。
煎饼或许不是许多人的心头好,但是老百姓的过活物,也是筚路蓝缕的历史岁月中,支撑着我们负重前行的食粮。

ID:didaofengwu|作者:风物菌
《遇见》栏目投稿邮箱:gszsgsl@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