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我的党支部 | 贵阳朗玛信息党支部:传递贵州大数据的民生温度

经济广播 | 2021-08-01 11:42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融媒体系列报道

《我和我的党支部》

今天,为您带来由湖南电台携手贵州广播电视台经济广播等全国100家电台采制的贵阳朗玛信息党支部:传递贵州大数据的民生温度

“你现在诊断是外周神经病变,可以小剂量用药试试看……”4月9日下午三点,在贵阳朗玛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数控中心的大屏上,贵阳市第六人民医院的医生正与北京大学第一人民医院疼痛科主任医师进行着实时的视频对话,患者情况、医疗影像等资料通过系统实时传输,一目了然。而连接着南北两端的正是贵阳朗玛信息所开发的“39健康医疗服务平台”。

打开朗玛大数据·互联网医疗实时运行图,734万余病历、354万余挂号服务……一张巨大的医疗信息网络辐射全国。贵阳朗玛信息党支部副书记、总裁助理李笑凡介绍,这张“网”瞄准的就是疑难重症用户需要看专家的痛点。“一方面可以解决基层医院专科疑难重症的问题,可以帮助基层医院落地治疗方案,另外一方面查房本身就是对医生的一种培训和指导的过程,有助于提高基层医院的医疗水平跟团队能力。我们通过设备的铺设也能帮助贫困村的老百姓不要因病致贫、因病返贫。”

今年三十四岁的李笑凡于2017年入职贵阳朗玛信息,在公司党支部的培养和引领下,他和团队积极参与贵州“医疗+互联网”建设,见证了“冰冷”的数据传递出的民生温度,也见证了贵州大数据产业发展的日新月异。

贵阳朗玛信息党支部副书记、总裁助理 李笑凡

2013年底,贵阳朗玛信息乘着贵州大数据发展的东风迅速转战互联网医疗领域,通过几年时间,发展形成了“一网两院一平台”的医疗服务闭环。李笑凡说,正因如此,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暴发时,他们打造的39健康抗击NCP(新冠肺炎)问诊平台才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当时我们技术总监自己做了一个在手机微信上可以查询到疫情实时数据的这样一个平台,当时是没有任何人要求要做这样一件事情,只是部门内部有这样一个想法就开始做。做了以后我们其他业务线包括39互联网医院、39健康网了解到这件事后觉得应该做些什么,就连夜在做这个。尤其是在过年期间,除夕那天晚上整个研发团队基本上是在家里加班,在大年初一的时候这个平台就已经上线,可以实现远程问诊的功能了。”李笑凡提到。

疫情期间贵阳朗玛信息建立的疫情实时动态平台

党支部牵头,员工纷纷响应。贵阳朗玛信息党支部带领团队,结合企业自身平台优势,联合中国志愿医生、中国心血管健康联盟和中国医师协会心内科医师分会等共同发起抗击新冠肺炎远程专家义诊活动,实现专家与病人、专家与医护人员之间异地“面对面”会诊。

李笑凡说,作为一名党员,他在那一刻感受到了责任与担当。“刚刚一开始的时候只是微信上一个H5的页面,逐渐逐渐变成了从手机、电脑、电视都可以做问诊的平台。那个时候就完全是在自发自愿地在做这些工作,不管是作为个人还是党员,该顶上的时候还是要顶上,那个时候不能退缩。”

医生响应号召在线问诊

该平台上线后,截至目前,全国共有2200余名中国志愿医生响应号召,平台累计视频问诊15000余次、图文问诊60000余次,累计浏览量超过500万人次……疫情期间,贵阳六医互联网科室主任钟秀云的日接诊量就达到了70人以上。钟秀云提到,这样既避免了医生患者面对面,而且自己只要有电脑就可以上班,给老百姓带来很多方便。

在线问诊后台

在线问诊后台

回首一年多前的那一个个日夜,贵阳朗玛信息移动医疗事业部总经理张俊仍旧历历在目。

“我主要是在研发方面的配合,我老婆也是医生,那个时候她也是被召集起来去到火车站值岗,我感觉也有一定的这种像是共同作战的感觉。”

朋友、同事、家人……那一刻,所有人的命运都紧紧相连。“我们组织这些活动党员都是自告奋勇地参加,比如说早上9点上班,上班前我们都会做好消毒发放口罩,我们都会提前一个半小时到公司。”贵阳朗玛信息综合部总经理宋瑾说道。

贵阳朗玛信息开展党建活动

贵州本土大数据企业贵阳朗玛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8年,是创业板上市的高科技企业。公司党支部成立于2011年6月,现有党员43名,是贵阳市高新区数博大道基层党建示范带上的头部示范点之一,先后荣获省、市、区“五好”基层党组织称号,2020年被列为贵州省委组织部“互联网企业服务决胜脱贫攻坚”示范点创建工作联系点。

李笑凡感慨,经历了共同抗击疫情的“洗礼”,他与同事的内心更多了一份坚挺的力量。

“包括疫情在内的这一两年,国家也发生了很多很大的变化,对于我们个人来说有更多更高的要求。如何提高百姓的幸福感以前对于我们来讲没有切身的体会,更多是一个概念,但现在我们真的能够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的时候,感触还是很深的。去年我们主动递交入党申请书成为入党积极分子的有八名,是我们公司党支部从2011年成立以来最多的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