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聆听》丨大考冲刺期如何解决拖延症?
主持人:悠扬
嘉 宾:北京师范大学贵阳附属中学专职心理教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刘静
面对即将到来的中考、高考,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身心反应。根据“耶克斯-多得森定律”大体可以把对待考试的心态分为三种:
第一,轻松,无所谓型。
第二,对考试有点紧张,虽然有点焦虑,但是在可控范围,且能够转化为学习的动力。
第三,考试前中后都比较焦虑、担心、紧张,整天都郁郁寡欢,甚至抑郁。
悠扬:您如何理解“拖延症”?您如何帮助这一类症状的学生?
刘静:鲁迅的《藤野先生》中有一段话令我深有感触:“我离开仙台之后,就多年没照过相,又因为近况也无聊,说起来无非使他失望,便连信也怕敢写了。经过的年月一多,话更无从说起,所以虽有时想写信,却又难以下笔,这样的一直到现在,竟没有寄过一封信和一张照片。从他那一面看来,是一去之后,杳无消息了。”
通过这段话我想说,拖延症在多数人身上或多或少都是存在的。尤其现在,面对微博、微信为代表的社交平台,B站、优酷等为代表的视频软件,王者荣耀等为代表的网络游戏,学习这件枯燥无味的事情往往不知不觉就被抛在脑后了。
现在距离高考还有40多天,相信多数同学已经把全身心的精力投入到最后的备考中,但我相信仍然会有一部分同学或是因为考前焦虑让自己找不到复习的思路,或是对自己的不自信深陷拖延的泥潭。
究竟什么是拖延症呢?拖延症是指自我调节失败,在能够预料后果有害的情况下,仍然把计划要做的事情往后推迟的一种行为。那么为什么会出现拖延症呢?拖延症形成的诱因是什么呢?
家教严格。每个人心中都存在反叛情绪,据我们的一个中学生随机调查显示,在承认自己有拖延症的学生中,有超过55%的学生选择了“家教严格”这个选项。由此可以看出家教过于严格会严重压抑孩子的情感和行为,而在摆脱家长的控制之后便如脱缰的野马一般,更容易被新鲜事物所吸引,从而导致拖延症越来越重。
不想出头。还有部分同学私下里跟我们交流说自己这些事情其实都会做,也有能力早于规定时间完成,只是不想让自己过多的出现在大家面前,自己并不喜欢受人瞩目的感觉,所以总是拖到最后。
恐惧失败。部分同学目标也比较高,但一下子又无法达到,每天感觉这里想做,那里也想做,最后感觉不知道从何做起,如此一来,有的可能会影响其情绪,影响正常的学习、生活。这种情况说到底其实就是压力过重。
没有时间观念。在前面我们说到的对中学生的相关调查中,选择这个选项的学生大概在30%,所谓“没有时间概念”体现在对做某件事情需要花费多少时间做不到心中有数,或者对一整天的时间不能做合理的分配,得过且过。
不自信。之前说过每个人都会存在或多或少的拖延症,而这些不自信的人在任务没能按时完成之后,陷入深深的自责,压力更大,更容易紧张。而过多的自我批评又会加重拖延,所以这是最容易让人陷入拖延症死循环的一个原因。拖延症在每个人身上都有所体现,只是轻重不同,造成拖延现象的原因各异。
怎么改善拖延症呢?下面为大家提供几点建议供大家参考:
撕掉标签。首先不要把拖延症与自己联系起来,撕掉自己身上拖延症的标签,逼自己做无聊但必须做或者难以完成的学习已经很辛苦了,自己更需要的是鼓励,拖延者的当务之急是缓解自责情绪。
拒绝完美主义。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同学们接受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广泛,自己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也渐渐形成,小“完美主义者”越来越多。在这里需要提醒同学们的是完美主义者不能与固执、拖延划等号,完美的作品是在一次次尝试、一次次优化的过程中形成的。
把目标定在每一天。有同学问:“老师,只有40多天了,现在努力还有成果吗?我已经堕落这样久了,人家已经是宝马、奔驰了,我还是手扶拖拉机,我觉得我还有好多知识没有掌握。”
我们想象一下:马路上有两辆出租车,一辆是空车,一辆载满了客人,大家认为哪一辆车容易发生车祸?对,空车。为什么?因为载满客人那辆车的司机有一个明确的目标:我要把客人安全送达目的地,而空车路上东串西串拼命找他的上帝在哪里。
长远目标固然重要,而仅仅有长远目标,一个人很难有明确的行动的。上面案例中同学说别人已经是宝马奔驰了,而自己还是拖拉机,一想到还有那样多知识没有掌握就心慌、怀疑,其实我想说,面对高考,很多同学面前可能还有一大堆一大堆的练习题要做,但外面应该把目标锁定在眼前的任务上,把手头的学习当作唯一重要的事情去做,全身心的投入。
不要熬夜。熬夜就是拖延症造成的后果之一,因为白天学习时间拖延导致不能按时完成计划的学习,导致休息时间推迟,导致第二天没有足够的精神学习……如此陷入死循环。所以,战胜拖延症请从拒绝熬夜开始。
分解任务。建议同学们在面对一份试题、面对一系列的知识点的时候要学会分解学习目标,首先确定有多少时间可以使用,其次分析这项学习任务由哪几部分构成,然后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将学习任务分解到每天甚至每小时中。
改变计时方式。365天比1年听起来要精确、紧迫的多;24小时比1天听起来要精确、紧迫的多,因为人们会在潜意识里觉得“天”比“年”离自己更近,所以建议同学们尽可能的细化时间。
《爱聆听》是贵州广播电视台综合广播的一档心理疗愈互动节目。中国播音主持“金话筒”提名奖获得者、贵州综合广播首席播音员悠扬担任节目主持人,中宣部“时代楷模”获得者、贵阳市白云区第三中学心理咨询老师、被称为“中国大山里的海伦•凯勒”的盲人女教师刘芳担纲嘉宾主持人。
节目关注亲子关系、两性关系、职场竞争中的自我成长等听众、网友咨询的热点问题,得到社会各界广泛好评及受众的热烈追捧。节目通过两种方式互动,每周五12:05——13:00,听众通过直播热线0851—85986946参与节目,关注“爱聆听工作室”微信公众号搜索“爱聆听工作室”拼音首字母也可后台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