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话中医丨曹操头痛难忍,华佗欲开颅根治,岂料……

2024-11-20 10:29

相传,曹操中年患上了头风病。每逢病发之际,曹操不仅痛得头晕目眩,大汗淋漓,更是无法思考,且愈演愈烈。为保住宏图大业,曹操不惜花重金,从各地请来名医,然而,没有一个人能解决他的问题,直到有人向他推荐神医华佗。

华佗为曹操医治头风,采用针灸、服药和按摩,效果显著,头风之痛得以缓解,也因此取得了曹操的信任。

但过了一段时间,曹操的头风又犯了,他询问华佗是否有一劳永逸的法子,华佗微微一欠身:“大王病根在脑袋中,风涎不能除,枉服汤药,不可治疗。草民有一法:先饮麻沸汤,然后用利斧砍开脑袋,取出风涎,方可除根。”

曹操大发雷霆,当即将他打入了大牢。

虽然这段故事源于戏文,可华佗为了解决曹操的头风病,竟冒生命危险,提出了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开颅手术”,不禁令人感叹。

中医认为,各种突然发作的疾病,其根本病因就是“风”。比如突然半身不遂,甚至昏迷,西医称作脑梗塞或脑出血,中医叫“中风”;而对于这种反复突然发作性头痛,就唤作“头风”,而偏头痛就是“头风”中最为典型的一种病症。

在现代生活中,每个人都经历过头痛。据统计,全球每十个人中就有一人饱受偏头痛的折磨。偏头痛出现的频率极高,发作时会出现畏光、眼前闪光、火花或复杂视幻觉以及视野缺损、暗点、偏盲或短暂失明等症状;另外还可出现偏身麻木、轻偏瘫、语言障碍等缺损或刺激症状。

中医理论认为,肝主疏泄,肝脏阴血充足,周身的气血运行才会自然流畅;如若肝血不足,肝阴亏虚,就会导致肝气燥热,失于柔和,就像树木失去了水的滋养而干燥易燃。这个体质的人如果遇到外界刺激,如受风寒、情绪激动、劳累等,就会引发肝气化火生风,带动气血上逆,从而导致偏头痛。

因此,缓解与预防偏头痛的重中之重就是补肝滋阴。贵州卫视《医生开讲》节目中,来自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的吴圣贤医生为我们介绍了一味滋肝阴、养肝血的临床保健方,能够有效缓解头痛:

天麻:作为"平肝熄风"的代表,是一个很好的脑神经保健药物,主治眩晕与头痛。少量服用天麻,可以在肝风欲动,气血欲逆,也就是偏头痛发作之前,将肝风熄灭于无形之中。

三七:中医有句名言,叫"通则不痛,通则不痛"。三七善于活血通脉,尤其善于通脑络,抑制血小板聚集,可以预防道路堵塞。

当归:自古就有"十方九归"的说法,而当归作为中医养肝血最重要的药物之一,不但能养血调经,还能治疗头痛。

川芎:味辛温走窜,入肝胆二经,被称为血中气药,善行血中之气,上行头目,为中医治疗头痛的要药。

白芍:味酸而收,入肝脾二经,主要能滋肝阴,辅助能养肝血,是中医柔肝的第一要药。医圣张仲景曾用白芍搭配甘草,有柔肝止痛之效,临床效果极佳。

除此之外,经常指压头顶百会穴也可治疗头风。只需用大拇指螺纹按压头顶百会穴(在两耳连线的中点),压住不能放松,持续3分钟即可。

如若头风发作频率较高,可以每日清晨,用冷热毛巾交替敷于头部,目的是协调血管的收缩和舒张功能,长期坚持,头痛的频率定会有所减少。

偏头痛看似微不足道,但疼痛发作时,对患者日常生活的影响不容忽视。因此,采取及时的预防措施和治疗手段显得尤为重要。

通过科学的生活方式调整、规范的药物治疗以及遵循专业医疗人员的建议,采用正确有效的应对措施,才是解决这件“头”等大事的关键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