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剧《歌唱祖国》进京公演 舞蹈呈现王莘音乐人生
“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响亮……”这首《歌唱祖国》脍炙人口,根据其词曲作者王莘人生故事创作的大型民族舞剧《歌唱祖国》今年上半年在京上演。近日,该剧已在北京开始排练,总编导王舸介绍,这是一部温暖、轻松,同时带着浓浓生活感的作品。
《歌唱祖国》由无锡市歌舞剧院(江苏民族舞剧院)创作演出,于2020年入选庆祝建党100周年舞台艺术精品创作工程“百年百部”创作计划剧目,该剧由罗斌编剧,著名导演王舸担任总编导,青年作曲家杨帆作曲,青年舞蹈家肖雨、秦熙等演绎。《歌唱祖国》听起来是一个很宏大的主题,但在排练厅里,出现频率最高的词却是“细节”。
“王莘先生是个非常风趣幽默的人,他一辈子写了一百多首歌,最著名的就是《歌唱祖国》。他一生孜孜不倦,但这种孜孜不倦充满了风趣。”编剧罗斌说,在前期采风时,主创们听王莘的儿女讲了很多关于他的故事,也感受到他身上的幽默气息,“我们创作时就像在写小人物,但就是这位小人物成就了《歌唱祖国》这样一首‘大歌’。”平凡自有它的伟大之处,这也正是罗斌想表达的。
要把幽默的细节呈现在舞蹈作品中,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这恰好是王舸擅长的。“舞剧没有语言,不用语言的包袱很难响,但通过人物关系把肢体语言设计出来后,就会发现很不一样”,王舸说。比如在王莘和妻子结婚当天晚上的洞房里,两个尴尬的年轻男女,就在一个小板凳上,构建出独特的幽默感。
《歌唱祖国》旋律贯穿全剧
“为了表现王莘与妻子之间相互扶持,我还在王莘家里设计了‘一系列’妻子的形象,把他的妻子化成了无数妻子形象同时存在。”在王舸看来,一个妻子与丈夫在舞台上出现,是正常的人物关系,但当“一群妻子”同时出现,关系就变了,你站着,她扶着你,你坐在那,靠着另外一个她,又形成很不一样的舞台呈现。
提到此次进京演出,主创们也都很振奋。王舸说:“这是我作品中一部审美与众不同的戏,希望让北京的观众看到非常不同的表达。”
(内容源自北京晚报,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