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招生面对面丨5月23日 同济大学——同舟共济
同济大学历史悠久、声誉卓著,是中国最早的国立大学之一,是一所特色鲜明、在海内外有较大影响力的综合性、研究型、国际化大学,综合实力位居国内高校前列。
学校始于1907年德国医生埃里希•宝隆创办的同济德文医学堂。1923年定名为同济大学,1927年成为国立大学。2002年列为国家“985工程”建设高校,2004年列为中管高校,2017年列为国家世界一流大学建设A类高校。
学校学科涵盖工学、理学、医学、管理学、经济学、哲学、文学、法学、教育学、艺术学、交叉学科等11个门类。第五轮学科评估中,共有18个学科进入A类,文、理科均位列工科优势高校全国第4。QS 2024年世界大学学科排名中,数据科学与人工智能位列全球第36位。
同济大学的招生专业100%为一流专业,拥有全国首个智能建造专业、全国首批人工智能专业、6个基础学科拔尖基地和6个强基计划招生专业。现有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09门,首届国家教材奖入选14本,同济大学《高等数学》摘得特等奖桂冠。
同济大学共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7人,中国工程院院士28人,担任其他国家及国际机构院士37人次。2023年两院院士共增选4名,分别是信息、地学、生命医学,在新兴领域同济同样充满了生机与活力。同济共有10位国家级教学名师,近5年有6个国家教学名师,在国内名列前茅。
同济的人才培养路径强调“夯实共性基础、强化个性发展”,注重本研衔接,设立国豪书院,形成了“2+1+X”同济特色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2+1+X”培养体系是2年通专基础、1年专业核心、X=1至6年本研衔接的专业学习与学术创新)。实行书院制、导师制和完全学分制,学生由高端导师倾心指导,夯实理工基础、强化学术创新、浸润人文素养、开拓国际视野。
同济为学生提供个性化、进阶式的成长路径。学校100%的专业均开设了微辅修,学生入校之后可以自主选择微辅专业、辅修专业、辅修学位、双学士学位、第二学士学位,个性化定制自己的成长路径。
同济大学因国际合作而生,是一所诞生于国际化人才培养中的大学,其前身是1907年德国医生埃里希·宝隆在上海创办的德文医学堂。发展至今,同济在全球有近300所合作高校,泰晤士大学国际化排名国内第3,国际学生来源前三位分别为德国、法国和意大利。同济先后建立了中德、中法、中意、中芬、中西、联合国等12个国际化合作平台学院,包括国际设计创新学院、国际知识产权学院、国际足球学院3大国际专业学院。同济每年有40%的本科生、研究生和100%的博士生进行国际交流学习。
播出平台:FM95.2贵州交通广播
播出时间:5月23日19:00——20:00
贵州广播电视台交通广播
贵州普学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联合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