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着G352线文明游 畅享美丽风景线
2024年G352线印江至松桃路段成功评选为交通与旅游融合创新项目,今天,让我们沿路出发,一起看看这条文化底蕴厚重、特色产业兴旺、助力乡村振兴的高品质旅游公路。
红色踪迹地,峥嵘岁月稠——红色木黄小镇,两条清澈透底的小河环镇而下,鱼泉从后山突涌,穿流在人们的檐前屋后,构成了一幅胜似江南水乡的玲珑景致。1934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和第六军团在此会师,用鲜血和生命创建了云贵高原上第一个红色政权。木黄之名,从此载入史册,红色号角曾在这里吹响,红色精神沁润着这片土地。
“梵”心所向,素履以往——梵净山,是国家AAAAA级景区,也是“贵州第一名山”,“武陵第一峰”,位于贵州省东北部印江县、江口县、松桃县三县边境,山峰雄伟壮观,像巨人般屹立在天地之间,云雾缥缈,仿佛给山蒙上了一层面纱,森林郁郁葱葱,每一口呼吸都充满了清新和生机。
原始山林,圣水清泉,薄雾回环,这便是坐落于梵净山脚下的团龙村。团龙汇聚土家民俗风情,土家族世居武陵山区,团龙土家人聚居于这武陵主峰梵净山中,完整保留了土家吊脚楼、风雨桥等土家民居,完整保留了过赶年、傩堂戏、花灯、女儿会、山歌对唱、摆手舞等土家民俗活动,是“天然土家民俗博物馆”。
一路前行,G352沿线的生态茶叶、精品水果、绿色蔬菜、梵净香菇数不胜数,形成山上茶园、山腰果园、山麓菜园、山下菌园的发展局面,驰誉全国。这里有着印江县最大的水果市场(农特产品交易市场)——甘川市场,现有水果1.2万亩,依托国道352线过境,打通了生产与流通渠道,实现精品水果的产销对接,拓宽水果交易渠道,提高果品交易率,助力果农持续增收。
再向前行就是印江县发展食用菌产业基地,印江县作为铜仁市发展食用菌重点区域之一,实施“2+N”产业规划模式,将食用菌作为区域经济大力发展的主导产业,全力加快推进食用菌产业规模化发展,采取“龙头企业+合作社+菇农”等组织方式,积极推进“梵天菌业+”发展模式,充分利用龙头企业在市场、品牌、科技等方面的资源优势,实施“千户万菇”行动计划和“菇农培育”工程,印江食用菌产业得到飞速发展,为打造铜仁百亿级食用菌产业集群奠定坚实基础。
印江公路管理段坚持党建引领,以“五心驱动”为着力点,以全国最美站点木黄养护站为服务点,聚同心、连民心、书廉心、铸匠心、树雄心,时刻坚守服务群众出行的初心,保持开路先锋的气魄,打造“支部发挥作用好,党员争先创佳绩,公路养护取实效”的基层先进党组织,为人民群众提供“畅、安、舒、美、服”的通行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