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静健康 | 丽水:以改革创新探索健康共富之路

大健康事业部转载中国卫生杂志 | 2023-05-26 10:06

公立医院是我国医疗服务体系的主体,党的十八大以来,公立医院改革发展作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效,为持续改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公平性可及性、防控新冠肺炎等重大疫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激励引导地方深入推广福建省三明市医改经验,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2022年起,财政部、国家卫生健康委通过竞争性评审,遴选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示范项目城市,中央财政按3年一个周期对每个城市补助5亿元。截至目前,已有两批共30个城市被确定为示范项目。

在深化医改顶层设计逐步完善,重在落实的新阶段上,这些示范城市有着怎样的探索实践?他们为何能在激烈的竞争性评审中脱颖而出?在持续深化医改的过程中,这些示范城市将起到怎样的示范作用?我们对这些示范城市卫生健康委主要负责同志进行了访谈。让我们一起关注医改,关注身边的改革实践。

本期访谈嘉宾:

浙江省丽水市卫生健康委党委书记、主任吴郁郁

2022年4月以来,浙江省丽水市紧紧围绕人民群众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需求,以入选国家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示范项目为契机,锚定“浙江特征、丽水特色、山区特点”的健康共富之路发展目标,全面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取得明显成效。2022年,全市三级公立医院出院患者四级手术比例达19.6%,同比增加7.6个百分点;平均住院天数8.44天,同比缩短0.56天;医疗服务收入占比36.05%,同比增加1.63个百分点,超过全省均值1.17个百分点;县域就诊率91.59%,同比增加0.41个百分点;全市公立医院门急诊和住院均次费用增幅低于5%。

中国卫生》:丽水市如何通过推进联动改革,破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吴郁郁:丽水市加大政府投入,实施县级医院债务化解三年行动计划。2022年,全市公立医院财政补助19.2亿元,占医院总收入比例达22.2%。近三年财政补助(不含专项债)年均增长率为6.7%。2022年,81.82%的医院实现收支平衡,同比增加22.73个百分点。

丽水市建立药品耗材采购月度监测和约谈制度,将医疗机构采购和使用中选产品情况纳入公立医疗机构绩效考核,确保国家和省药品耗材集中采购政策落实。2022年,全市共执行带量采购药品、医用耗材371个品种,超过年度目标任务71个品种;全部完成带量采购年度协议任务,采购量达到协议采购量的177%,全年节约资金约6亿元。

丽水市积极推进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出台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工作方案,通过降低检验检查价格,减少药品耗材、检验检查使用等方式腾出空间,持续开展全市医疗服务价格评估、调整,逐渐理顺医疗服务比价关系,逐步优化公立医院收入结构。2022年,新增、调整医疗服务价格75项,全市公立医院医疗服务收入占比达36.05%。

此外,丽水市还大力推广“浙丽保”补充保险。2022年,“浙丽保”参保率达93.32%,总筹资近2.3亿元,70.5万人次享受报销待遇,赔付率高达93%,有效破解群众大病高额医疗费用负担难题。2023年,参保率再创新高,达93.5%。

中国卫生》:为提升服务能力、优化诊疗格局,丽水市出台了哪些举措?

吴郁郁:丽水市围绕“做强市直两家综合医院、做专两大专科医院、做优一家中医医院”的“221”项目综合施策,推进市直医院差异化发展。推动市级医院分别与上海交大医学院、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上海市第九人民医院等名院名校合作,初步达成35个合作意向。推进6个省市共建学科,实现省一级重点专科“零的突破”。丽水市中医院成功创建省三甲中医院,丽水市第二人民医院通过省三甲精神专科医院复评。

依托浙江省医疗卫生“山海”提升工程,丽水市积极实施县级龙头医院“登攀”工程,制订“一院一策”计划,按照“争创一批、辅导一批、培育一批、支持一批”的原则,分类推进县级医院等级创建,县级医院能力全面提升。2022年,县级医院开展新技术新项目101项,9个县(市、区)实现五大救治中心和三大共享中心全覆盖,其中胸痛、卒中中心实现国家认证全覆盖。

丽水市还实施了基层服务“网底”工程,基本完成“县域医共体牵头医院+30个片区医疗中心+智慧流动医院+综合应急联动急救”山区医疗服务模式构建。30个片区医疗中心中,有9个达到国家推荐标准、16个达到国家基本标准。全市46辆巡回诊疗车迭代升级,搭载5G网络,建成智慧流动医院,实现山区常态化巡回诊疗。2022年,智慧流动医院累计开展巡回医疗服务5547次,构建了高效便捷、线上线下同步、地上空中一体的山区医疗急救服务新模式;全市急救服务半径从32公里缩小至19公里,平均急救反应时间从34分钟缩短至18分钟。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建成2家省级培训基地和18家规范化全科医疗服务示范点。

中国卫生》:在运用数字技术改善患者就医体验方面,丽水市开展了很多创新探索。请您介绍一下具体做法。

吴郁郁:围绕浙江省卫生健康领域“健康大脑+”体系,丽水市坚持统建平台、统一规划、统筹推进,大力推动健康云、数据高铁、智慧医院建设,不断规范医疗数据质量,提升数据采集和支持服务能力。目前,全市7家医院电子病历系统应用达到4级水平,2家医院互联互通成熟度达到四级甲等水平,2家医院5级电子病历通过省级初评。

丽水市积极推进“医检互认”工作,不断完善检查检验质控体系,建立互认规则,设立互认范围,优化业务流程。目前,“医检互认”已覆盖全市22家公立医院和216家基层卫生院,互认结果43万余项次,累计为患者节省费用1110万余元,实现医疗资源高效利用、群众看病省时省钱。

此外,丽水市还打通卫生健康、公安等8个部门数据“壁垒”,创新建成“救在丽水”应用场景;上线“浙里办”APP,形成医疗急救闭环服务体系,可为群众提供就医查询、一键呼救等10余项医疗服务,累计服务群众11.37万人次。该项改革成果先后获全省数字社会系统评比最佳案例、最佳应用、最优理论。

中国卫生》:在培养和引进卫生健康人才方面,丽水市有哪些举措,取得了哪些成效?

吴郁郁:丽水市在2021年出台卫生健康人才新政的基础上,2022年,又出台促进人才科技跨越式高质量发展、百千青年博硕成长计划等人才政策。3年投入3亿元以上,从全市硕士、博士人才中遴选160名进行重点培养。项目实施以来,全市新增卫生5类以上人才692名,引进博士、硕士较上年增长65%,市直医院柔性引进学术副院长,人才引进数量和质量均创历史新高。2022年,丽水市“新增卫生健康人才指数”排名全省第三。

丽水市还出台医学类重点学科建设管理办法,开启市级高峰学科培育,全方位推进重点学科建设。2022年,市级以上科研立项273项,较上年增长38.9%。丽水市中心医院获批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心血管内科入选国家临床重点专科项目,实现丽水市卫生健康系统国家级科技人才培养平台、国家临床重点专科2个突破。丽水市中医院获批浙江省中医药重点实验室、浙江省老年肺结核中医药诊治多学科交叉创新团队。温州医科大学—丽水市中心医院研究生培养基地被认定为浙江省级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