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在社区里的“扫地僧”

观山湖区融媒体中心 | 2025-07-08 10:36

在观山湖区“15分钟文化生活圈”的画卷中,一个个鲜活的身影正成为最生动的注脚。80岁的王墨娟俯身指导年轻人创作颖拓,用布满皱纹却稳健的手传承技艺;62岁的李玲带领百人舞蹈队翩跹起舞,让艺术在社区生根发芽;全职妈妈夏沅华丽转身,以满腔热情点燃社区文化火把。她们,正是观山湖区文化蓬勃发展的缩影。

八旬老人:让颖拓艺术绽放时代光彩

6月中旬,观山湖区金阳街道文化站里墨香萦绕,80岁的王墨娟老人正俯身指导一群年轻人创作颖拓作品。案台上,宣纸铺展,在王墨娟的指导下,年轻人将蘸满墨汁的毛笔悬在半空,慢慢地勾勒出小猴子图案。

“勾勒时不要那么规整,随性一些反而更灵动。”王墨娟一边示范,一边提醒身旁的年轻人。她布满皱纹却依然灵巧的手轻轻一抖,猴子蓬松的毛发便跃然纸上,看似随意的线条里藏着浑厚的功力。

王墨娟(右)老人指导年轻人创作颖拓作品

作为清末民初颖拓艺术创始人姚茫父的后人,王墨娟对这门融合诗、书、画、印的古老艺术饱含深情。

“颖拓艺术包容性很大,需要守正创新。”老人一边讲解,一边拿起一幅成品说道,“颖拓艺术的技法可以用于书法之中,也可以用于绘画上。”

2011年,退休后的王墨娟与家人定居金阳街道龙香园社区。出于对书画艺术的热爱,她与几位志同道合的朋友成立了社区书画协会。次年,王墨娟在文化站举办了首场个人画展。

王墨娟老人所创作的颖拓艺术作品

“当时办展,就是希望能吸引更多爱好者加入,一起学习传统文化。”王墨娟回忆道。此后,在她和协会成员的共同努力下,书画协会不断发展壮大,从最初仅有5人的小团体,发展到如今30人的规模;活动内容也从单纯的书法、绘画,拓展到诗歌创作、印章篆刻等多个领域,书画协会也升级为诗书画印研究会,成为社区文化生活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王墨娟老人在纸张上绘画出物体的轮廓

年轻人在王墨娟老人的指导下创作颖拓艺术作品

为传承颖拓艺术,在街道的支持下,王墨娟每年寒暑假都会在文化站开办免费学习班。面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她因材施教:针对小学生,以活泼可爱的十二生肖图案为切入点,引导孩子们制作专属颖拓作品;对于中学生,则融入书法元素,在颖拓中展现文字之美。这种寓教于乐的教学方式,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颖拓艺术的魅力。

学生在创作颖拓艺术作品

多年来,王墨娟和研究会成员们带着颖拓艺术作品,走进观山湖区文化馆、乌当区的美丽乡村、白云区的学校等地。每到一处,她们通过现场展示、互动教学等方式,向更多人介绍颖拓艺术的历史渊源、创作技法和文化价值,让这门小众艺术逐渐被大众熟知。在她的不懈努力下,颖拓艺术正走出“深闺”,绽放出夺目光彩。

62岁的她舞出社区新活力

“保持呼吸,想象我们在蓝天碧草间……”在长岭街道文化站跃动的音符里,62岁的李玲身姿轻盈优美,带领着她的队员们练习蒙古舞。这位舞者举手投足间透着优雅,示范完整动作后,她穿梭于队员之间,指尖轻触队员微弯的手臂,耐心纠正每一个动作,使得视觉感受得以舒展和延展。

62岁的李玲(左一)身姿轻盈优美,带领队员们练习蒙古舞

时光回溯到2015年,彼时出于强身健体的初衷,李玲叩开了舞蹈世界的大门。从跟随舞蹈爱好者模仿动作,到报名专业舞蹈班进行系统学习,10年如一日的坚持,不仅让她收获了健康体魄,更积淀出独特的艺术气质。

“以前最爱在观山湖公园跳舞,清风拂面,那种感觉特别治愈。”李玲笑着回忆道。正是在这片风景如画的天地间,她结识了志同道合的伙伴,在她的组织下,2017年,来自不同地方的舞蹈爱好者们汇聚起来,组成“轻歌漫舞”舞蹈队,文化站明亮的落地镜前,从此跃动着绚丽的舞姿。

李玲指导队员练习舞蹈

2020年的一个寻常午后,退休居民苏红偶然被文化站传出的乐声所吸引。推开门,眼前热火朝天的舞蹈场景瞬间点燃了她的热情。“当时路过文化站,看到她们的跳舞氛围太有感染力了,我就问能不能加入,没想到一待就到了现在。”从零基础起步,在李玲毫无保留地指导下,苏红如今已能自信地完成高难度舞蹈组合。

“贵阳天气好,待在这里太舒服了。”来自四川的队员张梅由衷感叹:“气候宜人、艺术氛围浓厚,加上队长专业耐心地教导,还有社区免费提供的排练场地,让我爱上这里。”

李玲指导队员练习舞蹈

从2017年独自起舞的身影,到如今辐射了超200名学员的舞蹈团队,李玲用舞步丈量时光,带领队员们在各级舞蹈赛事、活动中屡获佳绩。荣誉证书获得许多,但最让她骄傲的,是看着队员们眼中绽放的自信光芒。“只要身体允许,我会一直跳下去。”李玲坚定地表示,用舞蹈传递健康生活理念,为社区文化建设添砖加瓦,感到非常荣幸和幸福。

从全职妈妈到社区“艺术总监”的华丽转身

在观山湖区金华园街道珑玥社区,提起夏沅的名字,居民们总会竖起大拇指。这位2021年搬来的新邻居,用热情和才华点燃了社区文化的火把,从台下的观众变成了社区“灵魂人物”。

夏沅从小就与艺术结缘,声乐、舞蹈样样拿手,曾是舞台上的“常客”。但为了家庭,她搁置了梦想,辞职成为全职妈妈。2024年初,社区一场居民活动让她从全职妈妈转为社区的“艺术总监”。“当时就想试试,反正当玩嘛!”她笑着回忆道。没想到,一首歌惊艳全场,也让社区书记记住了这位“深藏不露”的居民。

夏沅指导社区居民排练

同年8月,社区筹备音乐会遭遇瓶颈。时间紧、资源缺,焦头烂额之际,书记一个电话打给了夏沅。她二话不说接下重任,连夜联系昔日艺术圈的朋友,请来专业老师助阵。从节目编排到舞台调度,她像陀螺般连轴转,最终交出一场完美的社区音乐会。居民们连连称赞道:“比电视上的晚会还精彩!”

夏沅指导社区居民排练

今年夏天,珑玥社区还将举办“我们的歌”主题音乐会,夏沅再次挑起大梁。“除了做好这次活动的策划,我觉得社区活动就应该是社区的舞台,这次我征求了我们珑玥红艺术团阿姨们的意见,请她们来为我伴舞。”这次活动,夏沅准备表演的是歌曲《祖国美》,但是她想让大家都有上台的机会,于是她主动策划、编排并教阿姨们跳苗族舞。“从基础动作到舞台表现力,她教得既细致又耐心。”队长谭力争阿姨称赞道。更让人期待的是,夏沅还计划每周固定时间教居民跳舞,让文艺活动常态化,真正“舞”进邻里生活。

夏沅教艺术团的阿姨们跳舞

从一个人的精彩到一群人的欢乐,这位社区“艺术总监”正在用艺术串起邻里情,让珑玥社区焕发出别样的文化活力。

近年来,观山湖区大力推进“15分钟文化生活圈”建设,将公共文化服务编织成一张细密的网。10个文化站、156个文化服务中心如雨后春笋般涌现,267支业余文艺团队、6000余名参与者活跃其中,舞蹈、声乐、书画、摄影等多元文艺活动百花齐放。在这片充满活力的文化沃土上,像王墨娟、李玲、夏沅这样的文化能人不断涌现,她们用热爱与专长,点亮了群众家门口的“诗与远方”,也让美好生活的图景愈发清晰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