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气腾腾!贵州街边这些美食,今年都吃过了吗?
贵州人,不仅有烤火的炭盆,还有这些暖心又暖胃的食物~~
烤洋芋
小时候吃的烤洋芋是丢在炭火堆里烤的,几个小伙伴围着在火堆旁边,一边嬉笑打闹,一边等着洋芋熟。从灰烬中把洋芋翻出来,吹掉表皮的灰,吃得不亦乐乎!
现在烤洋芋的做法与之前略有不同,洋芋大多是放在炭火上熏烤。价格随洋芋的个头调整,很受学生的欢迎。用小刀从洋芋中间划一刀,再撒上秘制的辣椒面。哇,不说了,我先咬一口!
烤红薯
冬天的贵阳街头必不可少的美味,圆乎乎的炭火桶,里面装的是美味诱人的烤红薯,哪怕你只是路过这个小摊,也会被弥漫在周围的香气吸引,忍不住买上一个,仿佛这样才对得起冷意十足的冬天。
掰开被烤得焦灰发硬的红褐色表皮,里面金灿灿的瓤儿就露出来了,为了防止烫嘴,用勺子舀着吃当然是最好的选择。软糯的口感混着香甜的热气,每一口都是那么细腻密实。
糖炒栗子
糖炒栗子绝对能排进贵州人冬天受欢迎的街边小食榜单前三名,经常看见路边上摆个小摊,小推车上架着一口大铁锅,老板手工炒制板栗,边炒边吆喝,人们大老远就可以闻到翻炒板栗的香味~
炒好的栗子裹着"被子"保温,照着大灯"取暖",让老板称10块钱的,用牛皮纸袋一兜,趁着刚出锅的热度,站在路边迫不及待剥上一颗——金灿灿的果肉脱壳而出,热乎乎入口,软糯香甜!
烤豆腐
贵州人对豆腐情有独钟,豆腐果、豆腐圆子、手撕豆腐、烤小豆腐、渣豆腐......
那种推着小车的流水摊,想吃的时候要靠运气。这块巴掌大小的豆腐片冒着热气,表皮微黄、内里爆浆,烤后豆腐带着韧性,再包裹着辣椒水,豆腐和辣椒水充分融合,一口咬下去,巴适!
用小铲从豆腐的一侧划一道口子,轻轻捏住豆腐,形成一个"小袋子",再用勺子将辣椒水舀进这"小袋子"中,折耳根味儿的辣椒水就被豆腐裹住了。快别说了,赶紧吃一口!
烤小豆腐属于走街串巷的美味,一根扁担,一头担着放上了铁网架的炭火盆,另一头担着小凳子,随叫随停、现烤现吃。
炉火上的小豆腐被烤得金黄,开始膨胀时,便可以吃啦。筷子轻轻夹起,会流出像豆腐脑一样的汁液,蘸上辣椒,来一口,香辣味萦绕舌尖!
烤玉米
玉米被炭火烤过后焦焦硬硬颇有咬劲,吃完后还会有回甜。
其实在家里我们大多数吃的是煮玉米,清水煮也很美味!煮好整个家里都会弥漫着玉米的香味儿~每次吃之前我会用筷子把玉米串起来,然后大口地吮吸香甜的玉米汁。
关东煮
关东煮几乎是街头和便利店里出现频率最高的一种食物。各种食材被串在签子上,浸泡在汤里,咕嘟咕嘟冒着热气,想吃什么,就挑选好放进纸碗里~
拿起一串轻吹几下,然后小心地咬下去,丝丝入味、鲜美至极!
冬日最理想状态是走在路边
碰上小摊
来一碗热气腾腾的食物
驱走寒意
这种简单的满足让生活变得更暖~
本平台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仅分享交流使用,侵立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