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业动静丨《酒器中国》新书正式发布

贵州广播电视台产经事业部 | 2025-09-11 19:28

9月11日下午,《酒器中国》新书发布会在贵阳国际会议展览中心登录大厅正式举行。

《酒器中国》新书发布会现场

据介绍,《酒器中国》一书的出版,是中国酒文化书写与传播领域的一次重要尝试。它通过物质文化史的角度,将酒器置于文明演进的大背景中考察,既填补了酒文化研究中的器物维度,也为读者、收藏者、酒业人士提供了理解中国酒精神的新途径。当天,多位文化学者、行业专家与酒业代表出席发布会,并就中国酒器的历史脉络、文化内涵与当代意义展开深度分享。

《酒器中国》总策划 丁祥东

贵州彩石梦集团董事长、《酒器中国》总策划丁祥东从行业视角出发,阐述了《酒器中国》的策划初衷。

他提到,自己长期深耕白酒行业,深刻意识到饮酒不仅是感官体验,更是一种与千年风雅和文化基因对话的行为。而酒器,正是这种文化对话中最直观的物质载体。

《酒器中国》一书中以历史为主线,系统梳理了从史前陶碗、商周青铜爵、汉代羽觞,到唐宋酒盏、明清青花杯等各类酒器的演变历程,反映出不同时代的礼仪制度、审美倾向与哲学思考。在他看来,该书在当前白酒消费升级与文化复兴的背景下推出,不仅面向文化爱好者,也为酒业同行提供了创新灵感与品牌建设的文化依据,有助于推动行业从“卖酒”向“卖生活方式”转型。

贵州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 傅传耀

傅传耀在致辞中用“书不厚,底蕴厚;器不全,心全;文有穷,韵无穷”高度评价该书的价值。并分享了阅读《酒器中国》的三点体会:其一,图文并茂、内容精湛,尤其书中对隋唐金银器、宋代酒俗等章节的描写,融诗词典故于器物赏析,生动可读;其二,突出“人器对话”,从“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切入,揭示酒器在祭祀、礼仪和日常生活中的沟通功能;其三,贯通古今,视野开阔——全书从3万年前的原始酒器,延展至当代中国酒饮实践,清晰勾勒出酒器与酒文化的传承谱系。

《酒器中国》作者 罗安鹄

《酒器中国》作者罗安鹄以时间轴为线索,详解了中国酒器的发展史: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彩陶、龙山黑陶已初现酒器雏形;商周青铜酒器礼制严密、造型庄重;汉代青瓷酒器渐趋普及,工艺显著进步;至唐宋则因蒸馏技术渐熟,酒器形态发生重要转变,出现了如执壶、公道杯、金喜杯等具有时代特征的器型;明清酒器则集彩瓷、镂雕等多种工艺于一体,兼具实用与审美。

罗安鹄强调,酒器不仅是盛酒容器,更是科技、礼仪与艺术的历史见证。他还借王羲之“曲水流觞”、李白“斗酒诗百篇”等典故,展示酒器在中国文人心灵史与生活美学中扮演的关键角色。

《酒器中国》新书揭幕

现场,傅传耀、梁正、何晶、黄远梁、丁祥东、罗安鹄及习酒集团代表共同为《酒器中国》新书签字揭幕,将这一文化项目正式面向公众。

据悉,该书已于贵阳国际会议展览中心6号馆正式发售。作为一件融合学术深度与大众审美的文化作品,《酒器中国》无疑将成为传承中国酒文化、推动行业人文创新的重要媒介。

实习记者:徐方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