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参阅信息丨贵州资本市场发展参阅信息(2024年第163期 总第289期)
一、协同“破题”,金融司法创新护航资本市场行稳致远。据《证券日报》报道,近日,上海金融法院的协同“朋友圈”进一步壮大,第二批8家协同单位加入金融司法与金融监管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协同机制,目前协同单位达到19家。上海金融法院申诉审查及审判监督庭相关负责人表示,在审理涉资本市场案件时,协同机制发挥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共同推动证券诉讼创新机制的落地;二是协同单位专家作为陪审员参与重大案件审理或提供专业意见,有助于推动金融司法裁判和监管执法标准衔接;三是通过与证券登记结算机构合作,建立执行款项分配“直通车”,快速兑现投资者胜诉权益。
作为本次加入的协同单位之一,中证中小投资者服务中心相关负责表示,希望能够借助协同机制,与各方强化协调力度,进一步提升投资者保护工作质效。一是希望进一步提高监管部门、自律机构与法院系统的协同效率,扩大协作范围;二是希望借助协同机制各方力量,在退市股票投资者维权方面进行一些法律宣传,引导形成社会共识,引导投资者合法维权;三是在协同框架下与人民法院共同深化“示范判决(先行判决)+专业调解+司法确认”机制,更好发挥调解方式所具有的便捷、高效等优势,不断提升投资者获得感和满意度。
二、上海修法推进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据新华社报道,《上海市推进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条例》近日经上海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修订通过,条例由原来的八章三十九条扩充至现在的八章六十五条,将于2024年10月1日起施行,为上海更好服务金融强国建设提供坚实有力的法治保障。
在深化金融改革方面,条例从多个方面明确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责任主体和具体举措。一是市人民政府应当配合中央金融管理部门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深化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高水平建设科创板,优化科创板发行承销、股债融资、并购重组、市场交易、股权激励、退市监管等制度。二是市地方金融部门应当会同市有关部门、区人民政府健全协调机制,依托数字化服务平台功能,为拟上市企业或者上市公司在孵化培育、辅导上市、合规管理、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风险防范等方面提供服务。三是市、区规划资源、国资、税收、司法行政等部门应当按照便利化原则,依法为拟上市企业办理企业改制上市中的项目审批、土地性质变更、不动产权属变更、资产转让、税费减免、产权确认等事项;规范证照办理、国有股权确认等事项,推动在上市环节采信“合规一码通”。四是市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配合中央金融管理部门开展债券业务创新,建立央地债券监管协调和违约风险防范化解机制。五是市人民政府应当配合中央金融管理部门和国家发展改革、商务、财政、税务、自然资源、海关等部门完善期货和衍生品产品序列,推动更多期货和期权品种上市、对外开放,发挥发现价格、管理风险、配置资源的功能。六是本市支持区域性股权市场发展,深化挂牌转让和登记托管业务,建设专精特新专板,开展私募股权和创业投资份额转让、认股权综合服务等业务。鼓励区人民政府对在区域性股权市场挂牌的中小企业给予政策支持。
三、业内机构热议:严监管推动中介机构回归本源,提升上市公司质量,促进资本市场的长远健康发展。据《经济参考报》报道,近日,为了规范公开发行股票相关服务行为,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司法部会同财政部、证监会起草了《国务院关于规范中介机构为公司公开发行股票提供服务的规定(征求意见稿)》,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业内机构普遍认为,《规定》在推动中介机构充分发挥“看门人”作用的同时,有利于进一步提升上市公司质量和资本市场长远健康发展。
国泰君安研究所指出,新规出台有利于行业健康发展,此前券商投行保荐业务收费与否多以发行上市结果为准,股权融资收紧的背景下展业压力增加,新规提出可以按照工作进度分阶段收取服务费用。长远看,新规有望推动中介机构更好发挥资本市场“看门人”的作用,利好合规稳健、专业优势突出的头部优质券商。
华西证券研究所认为,《规定》明确禁止中介收费与IPO结果挂钩,剥离服务费用与IPO结果之间的直接联系,将促使券商在推荐保荐项目时更加审慎,更加注重项目的长期价值和潜在风险,而非仅仅追求短期的上市成功,这不仅有利于提高资本市场的整体质量,也有助于构建更加健康、可持续的投融资环境。
民生证券研究所表示,对于中介机构收费的监管有助于提升市场透明度,规范融资端行为,推动券商在注册制下的“看门人”责任,切实保护投资者权益,有望推动资本市场供给侧改革和长期健康稳健发展。证券公司债券与股权融资趋于审慎,更好聚焦金融服务实体主业,推动行业平稳健康发展。
四、中基协多措并举优化登记备案服务工作,形成“明标准、促沟通、优服务”常态长效机制。据《上海证券报》报道,近日,8月23日,中基协推出《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记信息变更业务流程图》,与此前4月份发布的《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记业务流程图》一起,形成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记系列流程图。申请机构通过“一图导览”可了解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记业务的流程全貌,详细列出了从工商设立到协会办理的每一个步骤,包括工商设立、准备材料、注册账号、提交材料以及协会办理等关键环节,有效解决信息不对称、碎片化等问题,便利申请机构业务办理。同时,流程图还明确了协会核查登记信息的时限,使申请机构能够合理安排时间,避免不必要等待。
同日,中基协官网发布第一期《登备动态》,总结了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记中的三类典型问题,通过案例并配套分析说明的形式,充分发挥案例示范引导作用,明确业务办理标准,帮助行业正确理解规则,引导行业筑牢信义义务基石,提高规范运作水平。中基协表示,发布《登备动态》的目的主要是回应行业关切、传递自律监管要求、促进沟通交流。聚焦私募基金登记备案最新实践,通过案例、问答、政策解读、情况通报等多种形式,让行业能够及时准确掌握登记备案最新情况和业务标准,正确理解政策意图和自律监管导向,助力引导私募行业规范健康发展。
转载声明:
本栏目转载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来源贵州资本市场;本栏目发布内容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免责声明:
本栏目的信息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不应以该等信息取代其独立判断或仅根据该等信息做出决策。本栏目所涉信息准确可靠,但并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和及时性做出任何保证,亦不对因使用本栏目信息引发的损失承担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