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家×育言】“家教指导·一路黔行”系列节目 | 关于早恋,家长该如何正视并引导 蒋萍
贵州省“幸福家”网上家长学校
与贵州广播电视台教育事业部(FM106.2)
特别策划推出
《育言》“家教指导·一路黔行”系列节目
直击家长家教痛点,输出科学育儿理念
特别感谢
贵州省妇女联合会
贵州省家庭教育智库专家对本节目的大力支持
-------------------------------------------------------------------------
为什么孩子会出现“早恋”行为?
“早恋”,通常在什么年龄段发生?
家长如何帮助孩子平稳过渡“早恋敏感期”?
发现孩子“早恋”后,有哪些引导技巧?
本期主题: 关于“早恋”,家长该如何正视并引导?
本期嘉宾:蒋萍
【嘉宾简介】
贵州省家庭教育指导中心骨干专家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TFP移情焦点治疗师
中国生命关怀协会婚姻家庭专委会委员
深圳幸福家家庭研究院心理护理导师
遵义市心理健康协会副理事长
遵义市家庭教育指导中心骨干教师
近年来,青少年“早恋”的数据呈上升状态,这是社会各界都比较关注的话题,也是关于青春期的一个普遍又比较敏感的话题。当家长发现孩子“早恋”时,几乎都如遇见洪水猛兽般害怕、紧张,如临大敌、忧心忡忡、不知所措!但凡事都有两面性,作为家长该如何运用好“早恋敏感期”,陪伴孩子解开更多关于成长的密码呢?贵州省“幸福家”网上家长学校联合《育言》本期与你关注“关于早恋,家长该如何正视并引导”的话题。
(蒋萍在防艾公益讲座上为学员讲课)
孩子“早恋”时,通常会有哪些表现?
当你发现孩子开始喜欢打扮自己,手机不离手、还老傻笑,零用钱开销变多,在家不爱跟父母沟通,喜欢把自己关在房间里,成绩有所波动时,需要留心观察,以上行为也许是“早恋”的前兆。
发现孩子“早恋“,家长应该怎么做?
学会表达信任并欣赏孩子的成长,切勿跟踪找证据。很多家长发现孩子出现”早恋“行为后,便会到处收集证据、没收通讯工具、打骂孩子、说对方坏话,企图用各种方式强加制止……但这样无端增添的外力和阻力,反而会让孩子更加好奇“早恋”的话题,将一切关于美好的幻想都寄托于对方。因此,家长要学会表达对孩子的信任、欣赏,因为孩子在成长,“早恋”是成长的行为。同时,将必要的相处礼仪、礼节及分寸告知TA,相信孩子能够把握好情感的边界。
(蒋萍为参加遵义市第三期家庭教育县级骨干教师培训的学员讲课)
学会稳定自我情绪,切勿武断定性贴标签。青春期的孩子在身体、心理各方面成长发育都发生着显著的变化,他们想要在异性的眼里寻找自己的高光时刻,这是成长的正常行为。很多家长因为过于紧张,当发现孩子出现一点点对异性好感的言语行为时,便匆匆给孩子扣上“早恋”的帽子,这很大程度上会弄巧成拙。因此,家长要学会冷静观察,平稳情绪状态,不要急躁。
学会尊重孩子,在恰当的时间邀请对谈。青春期的孩子本身就好奇与异性相处的相关话题,作为家长,可以此为噱头在恰当的时间和地点,邀请孩子坐下来,认真对谈,心平气和地就事件的发展进行探讨,共同面对,也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无意间、自然真诚地分享自己的有关故事。
(蒋萍为2021年“幸福家”七进大讲堂学员授课)
家长掌握哪些方法,可以减少孩子出现“早恋”的概率?
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尤其是“早恋敏感期”,要学会关注孩子的心理需求,尊重并关爱孩子;在家庭的氛围中,父母如有意见不合,应尽量避免和避开当着孩子的面争吵;要学会夫妻和谐相处,给孩子提供一个温馨、舒适的生活环境;要学会在人格上平等、尊重、接纳孩子,在沟通中对孩子敞开胸怀;可以经常举行家庭聚会,邀请身边的榜样人物、孩子的同学共同参与,传递正能量的价值观。
关于“早恋”,单亲父母该如何补位并引导?
调整自我,稳定状态。婚姻破裂不是为人父母的初衷,但事已至此,父母双方应该首先调整自我,稳定情绪状态,为孩子的成长维持并提供稳固的父母关系。
彼此维护,呵护价值。家长要学会维护彼此在孩子面前为人父母的形象,不要将婚姻的矛盾转嫁到亲子关系中。孩子作为家长曾经爱情的延续而存在,父母互相诋毁,只会让孩子自我价值降低,从而容易在别处寻找慰藉。
智取引导,借力补位。单亲父母在履行家庭教育责任时,有一方必然是条件受限的,监护家长一方在必要时要学会借力补位,在身边寻找善于引导、有经验的亲戚、榜样,代为沟通,尽量在孩子有困惑时,都尽快给予解答和帮助。
(蒋萍与学员互动)
【小麦·写在访谈后】
人生的不同阶段都有社会心理任务。在从童年到成年的过渡期,即大约12-18周岁时,人们会经历“身份认同与角色混乱”的阶段。在此时,正走向成年阶段的青少年们需要找到自己的位置,寻求自我认同。而确立身份认同失败的青少年容易陷入自我角色混乱之中,进而影响未来成年期的个人发展与幸福。
因此,青少年时期的爱慕可能是出于确认自我位置、建立个人认同感的需要,与身体发育伴随而来的就是孩子们对异性更加好奇,也更有意识地疏远或靠近异性同伴。因此,早恋是一种自然现象。
希望全社会与所有家长都能正视“早恋”的话题,因为在学习和家庭矛盾等外界压力的催化下,孩子很可能会转向同龄伙伴,将美好的意象与希望投射在对方身上,这样的“早恋”并不单纯是针对某一个特定的人,而是添加了幻想的成分;恋慕之情更多地是出于对外界压力的纾解需求。
(蒋萍与学员互动)
贵州省“幸福家”网上家长学校是由贵州省妇女联合会、贵州省家庭教育指导中心联合开发的家庭教育公益科普宣传数字化资源平台。这既是广大家长学习了解科学家庭教育知识与方法的学习平台,也是家庭交流分享育儿困惑与经验的互动平台。
扫码进群,您遇到的家教痛点将会得到专家团队的助力解决。
【关于节目】
如同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每个人的成长轨迹也不尽相同……我想倾听你和教育这门慢艺术之间的故事,欢迎在微信公众号“贵州都市广播”给我留言。教育探索类节目《育言》工作日18:00-19:00准时播出(随后第二个工作日11:00-12:00重播),期待与你一起育见无限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