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结节、甲状腺结节、乳腺结节……这些有可能发展成癌?有什么方法防治?

大健康事业部 | 2025-08-13 16:52

结节性疾病(肺、甲状腺、乳腺等)是早期肿瘤筛查的关键窗口。据临床统计,肺结节在呼吸科门诊检出率达20%,其中约10%为早期肺癌;乳腺结节中仅4%-10%为恶性,90%以上为良性;甲状腺结节即使初次诊断为良性,仍有5%-15%的概率可能恶变。此外,胃肠道息肉也有一定的恶变概率,均需科学干预以防恶变。

那么,结节体质可以防治吗?今天邀请江苏省中医院肿瘤科驻黔专家邵杰主任为大家科普怎样运用中医调理体质,结合西医精准监测手段,打造“抗结节防癌”防御体系,实现“早筛-精准诊断-中西医干预”一体化服务,从而达到“未病先防”。

中西医不同视角解读“结节体质”

1、西医视角

结节是身体在特定因素(慢性刺激、反复炎症、内分泌紊乱)刺激下产生的异常结构,部分结节(尤其多发性)存在家族聚集现象,需评估其良恶性风险(大小、形态、生长速度等)。

2、中医视角

结节体质人群常表现为“气郁、痰湿、血瘀”体质。“气滞→痰凝→血瘀→互结成块”是结节形成的典型病理链条。

中西医联手结节体质的防癌调理方案

1、情绪管理

中医核心:“万病从气生”。乳腺、甲状腺疾病尤其与情志关系密切。

西医病机:长期压力、焦虑导致内分泌紊乱、免疫力下降。

2、中西医干预方法

中医方法:采用疏肝(柴胡、香附、郁金等)、化痰(半夏、陈皮、浙贝母等)、软坚散结(夏枯草、牡蛎、玄参等)、活血化瘀(丹参、赤芍、莪术等)及健脾扶正(黄芪、白术、茯苓等)之法,通过疏肝理气、健脾化痰、软坚散结、活血化瘀等手段,改变“痰瘀互结”等内环境,从而进行疾病防治。

西医方法:正念冥想、深呼吸可有效缓解焦虑;培养爱好、外出社交,转移注意力,以获得情感支持;保证充足睡眠,必要时寻求专业心理咨询或认知行为疗法。

3、饮食调理

中医提倡:饮食易清淡、温软、易消化,只吃七分饱,忌口生冷寒凉,建议食用健脾化痰食物如山药、薏米、茯苓、白扁豆、陈皮、白萝卜、冬瓜、丝瓜;软坚散结食物如海带、紫菜、牡蛎、芋头、荸荠;活血化瘀食物如黑木耳、山楂、玫瑰花、少量醋。

西医提倡:抗炎饮食,多吃深色蔬菜水果、全谷物、Omega-3脂肪酸、豆制品、鱼类、禽肉、蛋类。严格限制加工肉类(明确致癌物)、高糖饮食、烟酒(明确致癌物)、过量红肉。减少可能影响雌激素的食物,根据结节性质(是否合并甲亢/甲减/桥本)、尿碘水平决定碘摄入。

4、生活方式

高质量睡眠

中医:子时(23:00-1:00)之前入睡,胆经得养,肝血归藏,方能气血充盈,生机不息。

西医:深度睡眠可促进褪黑素分泌、DNA修复、免疫调节。

科学规律运动

中医益处:“动则生阳”,振奋脾阳助运化;“流水不腐”,促进气血流通防瘀滞。

西医益处:减重、调节胰岛素敏感性、调节雌激素水平、增强免疫力、舒缓压力。

5、西医监测与中医调理

西医“精准监测”

定期复查是判断结节性质变化、决定干预方式的重中之重。综合结节恶性风险程度、大小、生长速度、患者意愿等,选择“观察随访”或 “手术/消融”等干预方式,不可盲目追求“一切了之”或“保守不查”!

乳腺结节:乳腺超声(6-12个月),必要时做钼靶、MRI检查。

肺结节:低剂量螺旋CT(LDCT)是金标准。复查间隔时间(3/6/12个月或更长)根据结节大小、密度(实性/混合磨玻璃结节/纯磨玻璃结节)、形态等风险因素决定。

甲状腺结节:高分辨率超声(6-12个月),关注大小、形态、边界、血流、钙化等,必要时细针穿刺活检。

胃肠息肉:胃肠镜检查及镜下息肉摘除是阻断癌转化的利器。

中医“调理防治”

在西医明确诊断结节为良性或低危,并密切监测的前提下,通过调理改善气郁、痰湿、血瘀体质,缓解如乳房胀痛、咽部异物感、胸闷、乏力、易怒、月经不调等伴随症状,进而稳定结节、延缓或阻止其进展。 

理性看待科学管理

结节≠癌症。绝大多数结节是良性的,发现结节不必过度恐慌,但也不能完全忽视。

定期复查是生命线。这是早期发现恶性变化的唯一可靠方法。

制定个体化防治干预方案。不同部位、不同性质的结节,管理策略不同。需联合乳腺外科、胸外科、内分泌科、影像科、中医科多学科专家指导进行。

好的生活方式是成功的一大步。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是根本。好习惯的累积,才能逐渐改善易长结节的“土壤”。

江苏省中医院肿瘤科驻黔专家

邵杰,医学博士,副主任中医师,师从首届全国名中医刘沈林教授、江苏省名中医王瑞平教授,曾先后于全军肿瘤中心、江苏省肿瘤医院专科学习。

长期从事肿瘤常见病中西医结合诊治工作。擅长胃癌、结直肠癌、食管癌、肺癌、肝癌、乳腺癌、卵巢癌等常见肿瘤疾病的防治,结合中医药特色优势,提高晚期患者带瘤生存质量。专注防癌体质调理、癌前病变干预等方向。

参与国家重大行业专项胃癌项目、重大疑难疾病中西医临床协作试点胃癌项目、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开放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江苏省科技厅社会发展重点项目、江苏省中医消化病临床医学中心-胃癌方向、南京中医药大学优势学科等多个科研项目的申报及开展。

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在核心期刊及SCI发表论文数篇,参编《中医抗癌案例辨析》。获得江苏中医药科学技术一等奖2项,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三等奖1项,江苏省中医院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1项。

坐诊时间及预约挂号

坐诊时间:

8月18日-8月22日(上午)

预约方式:

方法一:电话预约挂号

0851-82269999

方法二:扫码预约挂号

医院微信公众号

医院微信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