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技术融入本土心理教材实践,助力贵州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创新

贵州广播电视台 | 2025-09-16 15:21

2025年9月13日,在贵州省心理学会第十一届会员代表大会上,贵州师范大学农村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中心主任程刚教授作了题为在贵州新版《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本土化教材中AI技术的融入与实践的专题报告,首次系统披露了我省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材数字化、智能化建设方面的前沿探索与阶段性成果。

程刚教授指出,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将其科学、合规地融入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已成为提升教学实效性和覆盖面的重要路径。在新版教材编写过程中,团队重点推进AI技术在三个方面落地应用:一是AI助力学生选科与生涯规划。通过智能评估学生的兴趣、能力结构与心理特质,为其提供更加科学、个性化的学科选择与发展建议,缓解学生与家长在选科决策中的焦虑。

二是本土化情境与AI案例融合。教材中引入基于贵州地域文化、民族特色和学生实际心理需求的AI生成情境案例,使心理健康教育更贴近学生真实生活,增强教学亲和力和实效性。三是智能反馈与教学支持。借助AI系统实现教学过程中的实时情绪识别、课堂互动分析与学习行为跟踪,为教师提供数据支持,推动实现“因心施教”。

程刚教授强调,该教材并非简单“技术叠加”,而是深度融合教育学、心理学与人工智能技术,在保障数据安全与伦理合规的前提下,构建“认知—情感—行为”三位一体的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项目合作者包括熊雯、史芙蓉、陈加、贾云丞等多位来自高校与中小学教学一线的专家教师。

作为贵州省心理学会新一届会长,程刚教授表示,学会将继续推动心理学与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的交叉融合,支持更多本土化、接地气、有实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资源开发与推广,为我省青少年心理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专业支撑。

此次报告展示了我省在“心理学+AI”教育应用领域的最新进展,也为全国区域性心理健康教材建设提供了“贵州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