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之声 •关注 | 音乐文化节目《经典咏流传·正青春》:致每一个“正青春”的你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 | 2023-06-17 06:00

一档节目做到第六季,还能“青春”依旧吗?

4月30日起,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打造的大型音乐文化节目《经典咏流传·正青春》在央视一套开播。“正青春”不仅点明了本季节目的核心主题,也彰显着其常做常新的生命能量。

在“和诗以歌”的节目中,青春或豪迈奔放,或婉约清丽,或纯真浪漫,无论哪种姿态,都令人怦然心动。

最燃的一幕,莫过于主持人撒贝宁领衔全体嘉宾与观众共同朗诵《青春万岁》。跨越历史时空的青春共鸣,似呼唤,像呐喊,如宣誓。《经典咏流传·正青春》用热烈的音乐派对,致每一个“青春之我”,对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时代献上由衷的告白。

厚积薄发

“青春之力”奔涌而来

关心关爱青年、教育引导青年、激励激发青年,汇聚广大青年的磅礴力量,是主流媒体义不容辞的使命。《经典咏流传》从第一季起就和广大青少年建立着丰富的联结,它走进诗词课堂,融入毕业寄语,全国各地大中小学以“经典咏流传”为主题举办的歌咏比赛、诵读比赛,更是不胜枚举。

历季节目的舞台上,曾涌现过多首以“青春”为主题的人气之作:与梁启超“隔空对话”的《少年中国说》、致敬觉醒年代“播火者”李大钊的《青春》、唱响青年周恩来烈烈赤子情的《大江歌罢掉头东》……这些作品都真真切切地走进了年轻朋友的心。

时代各有不同,青春一脉相承。《经典咏流传》在传统文化与现代价值的对接中,提炼出“青春”这一历久弥新的永恒主题,并用“正青春”的行进感,让文化诗韵中的青春朝气化作年轻的歌声,尽情奔涌出属于当下青年的文化风采和时代豪情。

歌声里回荡着节目组向年轻人不断靠拢的热切:除了邀请年轻的音乐人合作传唱,来自全国音乐高校的学子也登上舞台,唱出他们的青春心声;节目还联动全国中小学校,让来自各个地区的优秀学生代表广泛参与到经典演绎中。

同时,节目创新激活小屏端的创造力,发起“全网共创心有所向MV”活动,鼓励网友以翻唱、乐器、舞蹈等方式自主演绎《心有所向》;号召网友为《那颗星星就是我呀》填歌词,一起用色彩描绘声音的模样,让青春的“音浪”,传播到更广更远的地方。

彰往知来

古今互鉴“正青春”的精神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经典咏流传·正青春》将不同时期的诗境和当下时代的心境相互映照,以诗词音乐为媒,陪伴观众走进纵横历史时空的“青春长卷”。

800多年前,理学大家朱熹写下《偶成》,告诫年轻人“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回到当下,为传唱好这催人奋进的诗词箴言,经典传唱人专门前往和朱熹缘分匪浅的湖南岳麓书院采风,领悟先贤留下的精神遗产。

歌曲《浣溪沙》融合“二晏”的词作,构建出父子间的人生对话。父亲晏殊的“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的伤春情绪,嫁接晏几道看似回应的“莫问逢春能几回,能歌能笑是多才”,从闲愁之意里升腾出了清壮之气,尽展握紧当下、率意生长的少年感。

1925年晚秋,重游橘子洲的青年毛泽东,回想起他与一批矢志报国的热血青年救国救民的往事,心潮澎湃地写下《沁园春·长沙》。节目再唱这首伟人经典,以青春之名忆峥嵘岁月,鼓舞今天的青年在新时代的广阔天地中竞相自由地拥抱志向,实现理想。

1953年,19岁的王蒙用年轻滚烫的笔触写下记录时代的《青春万岁》。70年来,“青春万岁”的生命呐喊,感染着一代代年轻人用“青春的金线”和“幸福的缨珞”编织属于他们的日子。节目以满怀仪式感的集体朗诵,发出属于新时代年轻人的宣言:“所有的日子,所有的日子都来吧!”

《经典咏流传·正青春》唱响继往开来的青春乐章,既是致敬,更是传承。

在青春的吟唱里,我们遇见不同时代的青年,他们在不同的成长背景、人生境遇下,谱写出各成一格的青春篇章。那些穿越时光的青春诗行,共同涵养着中华民族如大江大河般一往无前的生命之流,也赋予我们生生不已的感动和召唤、启示与指引。

以美育人

在融合创新中彰显“少年感”

永远保持好奇,永远热情以赴,永远不忘初心,此谓“少年感”。站在全新的起点,《经典咏流传》围绕“正青春”这一主题,在多个维度谋求突破。

阵容上,节目邀请诸多文化与音乐领域的专家学者拓展鉴赏维度。除节目“老朋友”上海音乐学院院长廖昌永、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康震外,原中央歌剧院副院长黄小曼、中国音协流行音乐学会主席付林、国际知名小提琴家吕思清、香港特别行政区音乐家协会主席莫华伦、原深圳音乐家协会主席姚峰、中国广播电影交响乐团常任指挥张冰冰、深圳交响乐团音乐总监林大叶、湖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教授石倚洁、作曲家捞仔等专业人士也倾情加盟“鉴赏团”。

与此同时,节目联动国家大剧院、中国歌剧舞剧院等多个专业艺术院团打造文艺精品,进一步提升原创曲目的艺术性、专业性和丰富性,尝试用更加融合的创作手法,使作品呈现出令人耳目一新的青春感。呈现了多个古今相辉、中外互鉴的创意舞台。

《心有所向》让大气国风和现代流行轻快交错,作曲中既有悠扬的笛声、呼啸而过的电吉他,更有行云流水的钢琴,整体表演酣畅淋漓。

《观溪》将中国传统打击乐器大鼓、大锣和非洲的乌嘟鼓等乐器结合,随着音乐旋律的动静转化,词人苏轼身处逆境却越挫越勇的形象跃然眼前……

《经典咏流传·正青春》将中国传统文化的底蕴与国际化视野融贯一体,为观众呈现了一幕幕中外文化交流互鉴的舞台图景。

五千年文化,三千年诗韵。从未断流的中华民族文明史,是我们文化自信的根基所在,亦是节目让传统与创新“笔墨互为”的创作底气和创新动力。

节目唱的是经典的“正青春”、时代的“正青春”、我们每个人的“正青春”,而创作团队在守正创新中不断彰显的,也正是节目本身“正青春”的自信表达。

总监制|杨华 张国飞 窦小文

监制|徐朝清 田梅

主编|降碧桐 张亚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