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夫不负有心人贵州武戏进京城
“武戏断裂”、“文强武弱”、“武戏演员练功苦、机会少、伤不起”……曾占据京剧行当半壁江山的武戏,现状却让人担忧,为缓解当下戏曲舞台的这一局面,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决定举办全国净行、丑行暨武戏展演。值得一提的是,贵州京剧院青年演员杨炳旭、马红光主演的京剧折子戏《白水滩》实力入选展演名单。
马红光 董容语/摄
杨炳旭 董容语/摄
杨炳旭演出剧照
马红光演出剧照
当有人抱怨“武戏演员演出机会少”的时候,贵州京剧院的杨炳旭、马红光却没有这样的烦恼。南明河畔的方舟戏台,每日都有京剧演出,而贵州京剧院的武戏演员每天都有机会上台。主攻“武生”的杨炳旭和主攻“武净”的马红光每年仅主演剧目就近两百场。
“勤奋”、“能吃苦”,“肯下功夫”是杨炳旭和马红光收获的人们对他们的评价,他俩都是河南人,从十几岁就来到贵州京剧院。经过刻苦练习和大家关心才慢慢从孩子蜕变成全国戏曲舞台上的优秀演员。
拜师张幼麟先生
精学《白水滩》
在《白水滩》中,杨炳旭饰演的“穆玉玑”扮相英俊,身段规范,“棍下场”顺畅、连贯;马红光饰演的“青面虎”摔、翻痛快,“跺泥”沉稳;戏中的一大亮点就是“对打”,分别手持双刀与棍的两人,对打起来十分迅猛、狠准;马红光持双枪翻出高难度的“虎跳前扑”,动作连贯,技术过硬。演出现场中,常常赢得满堂彩。
杨炳旭还记得,2013年,两人合作的《白水滩》是跟着录像学的。后来去北京学习交流,在看到别人的现场演出时,体会到自己与他人的差距,感觉自学还是行不通。回到贵阳,两人找到了贵州京剧院院长侯丹梅寻求帮助。“当时我告诉他们,你们想跟谁学我都帮你们联系。”看见两位孩子认真的态度,贵州京剧院院长侯丹梅请到了名京剧武戏表演艺术家张幼麟先生。
于是,二人先后拜在张幼麟先生门下。2014年,二人开始正式学习《白水滩》,经过一年的努力,他们有了脱胎换骨的变化。2015年,两人合作的《白水滩》正式登台演出,获得了一致好评。“《白水滩》这折子戏,我们在全国绝对是数一数二的。”马红光自信地说。
马红光:“问题少年”
变正能量队长
马红光今年33岁,已是武角中的资深演员,主攻武净,曾演出《白水滩》《打焦赞》《火烧余洪》《芦花荡》《金沙滩》,先后扮演了徐世英、焦赞、张飞、杨延嗣等角色。
在演员队伍中,马红光是演员队副队长,除了演出、练功,每天还要负责整理戏码发到工作群,每月要为所有演员评级。令人想不到的是,这位每天积极工作,充满正能量的队长,曾经是令院长侯丹梅都头疼的“问题少年”。
“红光刚来的时候,总是插着腰斜眼看人。”院长侯丹梅说,如果不是因为京剧,马红光很有可能会成为一个“坏人”。曾经有一次,马红光拿着啤酒瓶去找院长要求换宿舍,但是,在走进办公室之前,他将啤酒瓶放在了门外,据他一年后回忆,如果当时院长没有答应他的要求,他就会出门拿起啤酒瓶子砸向院长的头。
为了将马红光引上正路,侯丹梅经常与他谈心、请他吃饭。在一次长达5个半小时的谈心后,侯丹梅看到了希望。从此,马红光就像变了个人,后来,就连斜眼看人的习惯也改了。
马红光家境并不好,学习武戏吃了不少苦。在农村长大的他,从小是在田地里、沙场中练习翻、腾、扑、跌、滚、摔等武戏基本功。第一次在毯子上练功的他,觉得像踩棉花一样舒服。在河南的时候,马红光需要每天早上6点之前翻进院墙去捡塑料瓶去卖。因为晚了,就会被清洁工捡走。苦尽甘来,马红光靠自己的努力,如今已在贵阳结婚生子,妹妹在贵州读大学,父母也被接到贵阳住,一家人其乐融融。
杨炳旭:16岁到贵阳专攻武生
2006年,杨炳旭从河南省戏剧学校毕业,刚满16岁就来到贵阳,成为贵州京剧院的一员,专攻武生。如今,杨炳旭参演了《白水滩》《蜈蚣岭》《三岔口》《八大锤》等剧目,成功扮演了十一郎、武松、任堂惠、陆文龙等武生角色。他在舞台上扮相俊美、基本功扎实,赢得观众叫好。
杨炳旭的父母都是豫剧演员,从小接触戏曲的他,却对父母的老本行不感兴趣,喜欢上了“蹦蹦跳跳”的京剧武戏。后来,爱折腾的他考上河南省戏剧学校。“在河南,大家都喜欢看豫剧,京剧没有市场。”毕业后,杨炳旭空有一身本事却没有用武之地。
“哥几个一身功夫别白费了。”2006年,杨炳旭、马红光等几人因为贵州京剧院副院长冯冠博的一句话,从河南来到了贵州。这一待就是13年。
杨炳旭自入院以来,在侯院长的指导下,把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业务中,先后到中国戏曲学院、上海盖派班等学习。他和搭档马红光台上台下都在切磋技艺,在贵州京剧院文武一同练功的规定下,两人如今不但武的好,文的也好,能唱能念,演出越来越有戏了。
如今,杨炳旭还是贵州京剧院有限责任公司的监事会主席。在业务能力上,按照师父张幼麟先生的安排,杨炳旭现在正在学习长靠武戏,未来将带来更多好戏。
根据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安排,全国净行、丑行暨武戏展演将于11月8日至14日在京演出。马红光和杨炳旭也将带着京剧《白水滩》参加此次展演。
《白水滩》是京剧传统武戏,以武生、武花脸为主,是全本《通天犀》中的一折。明代豪士徐世英,绰号青面虎,下山游玩,醉卧青石板上,被官兵拿获。知府命副将和自己儿子刘仁杰用重兵押解入都。徐妹佩珠得报,率众前来劫救,徐世英砸断手铐,大败官兵。恰被穆玉玑看见,他不明真相,也帮助官兵和徐世英搏斗,徐世英败;穆玉玑反因此被官兵诬陷将要被问斩,徐世英不记前嫌,下山救穆出险。
在这出好戏中,马红光饰演“青面虎”,杨炳旭饰演“穆玉玑”。他们凭借武戏“绝活”,精彩对打,这出戏还曾登上央视青年京剧晚会、2019春节戏曲晚会的舞台。
杨炳旭和马红光说,在接下来的半个多月里,他们将更扎实地练好京剧武行基本功,借此机会好好展现贵州京剧院的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