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丨记者手记:奶奶的咳嗽声,成了她的医者梦

视听产品部 | 2025-07-26 06:00

这周,在温暖贵州·福彩圆梦活动的走访中,我遇见了来自黔东南丹寨县排中小学的小女孩潘婷。偶然翻阅她的作文,那稚嫩的笔迹下流淌出的故事,蕴含着直抵人心的力量。

潘婷的梦想,源于对奶奶最深切的疼惜。作文里,奶奶被病痛缠绕的模样,成了扎在她心头的刺——奶奶吃药时紧蹙的眉头,深夜被咳嗽声撕扯的喘息,都深深烙在她幼小的心上。于是,一个纯粹如露珠般的愿望悄然萌生:“让奶奶吃药不皱眉,咳嗽声变笑声”。这小小的祈盼,如同寒夜里仰望星光,她多想用自己的力量,为奶奶披上一件温暖的“守护衣”。

【位于中间的是潘婷小朋友】

去年寒冬,奶奶住进了医院。一束光温柔地照进了潘婷的世界——一位护士姐姐。她细心为奶奶换上铺着厚厚棉花垫的床位,动作轻柔,话语温暖,生怕老人着凉或不适。那一刻,护士姐姐的眼睛,在潘婷眼中“像盛着阳光的湖水”。正是这束光,将“成为这样的人”的种子,深深埋进了女孩的心田。她甚至觉得护士姐姐的纽扣“是发光的星星”。这童真的感受何其动人!原来,不经意的善意,真能在孩子心底生根发芽,终将长成梦想的参天大树。

梦想的种子一旦种下,便悄然生长。回到家,潘婷就开始了她的“小医生”实践:像模像样地给奶奶量体温,用小手比划着拍“CT”,更认认真真地记着她的“医生小本子”。稚嫩的笔迹写下“多喝水能帮身体打败病毒”,旁边还画上小红心,郑重标注:“目标是让病人笑起来!”这哪里是简单的模仿?分明是将对奶奶汹涌的爱意,化作了日复一日的“救治练习”;是把那份守护至亲的渴望,一点一滴,攒成了未来要披上白袍的坚定理想。

她深知,通往医生的路布满荆棘——要啃读厚厚的医书,要熬过漫长的夜班,要掌握浩瀚的知识。但一想到能让奶奶舒展眉头,重现笑容,小小的她便觉得“辛苦不算什么”。这份对梦想近乎执拗的坚定,裹挟着孩童特有的赤诚与温暖,何其珍贵,又何其动人!作文结尾,她憧憬着长大后亲手为奶奶检查身体,更渴望把这份温暖传递给更多需要帮助的孩子。她说,梦想像花,盛开了,就能治好很多人的“不舒服”。然而,泪水也悄然浸湿了纸页——潘婷轻声说,奶奶已经去世了。

那天,读完潘婷的故事,一股温热的力量在胸中缓缓流淌。这岂止是一篇稚嫩的作文?这是一个孩子用至纯的爱与思念精心编织的梦,是平凡人间最朴素也最耀眼的星光。在“温暖贵州”的旅程中,遇见这样一颗心灵,让我深信:无论生活给予多少风霜,总有人,像潘婷一样,将心底最柔软的爱意锻造成坚韧的铠甲,渴望守护所爱,温暖世间。这份源自童真的力量,让人心头发烫,眼眶微润。

愿这粒被爱意包裹的种子,在时光里安稳生长。终有一天,它会如星闪耀,照亮更多需要光亮的角落。那光芒或许微弱,却足以暖人心脾,慰藉人间。

撰稿:王喆 摄影:邹明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