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之声•推荐 | 遵义道真:“黔蜀门屏”好风光
作者:韩克超 蹇诗奇
四月的遵义道真,遍地皆绿、处处是景,道南高速公路过桥穿隧,一路向北,直通成渝腹地。
一条消息在道真大地传开:打造“全域森林康养”示范县——从优秀的民族文化中寻找文化母体,塑造道真品牌,擦亮道真名片,引领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这,意味着为道真自治县全面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找到了精准的路径。
作为贵州北大门,道真素有“黔蜀门屏”之称,是遵义乃至贵州距离重庆市主城区最近的县份,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这一国家战略中占尽天时、地利、人和。
善弈者谋势,善谋者成事。面对前所未有的历史性机遇,道真自治县委、县政府准确把握历史方位和发展阶段,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市委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围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战略定位,抢抓国发〔2022〕2号文件重大机遇,聚焦产业升级,着力打造“一县四地”,高质量承接成渝地区产业转移和消费外溢,加速成为黔边城市带上的“桥头堡”、遵义挺进重庆的“急先锋”。
千年文化积淀,给足道真“底气”
在道真,有一座“城”叫中国傩城,掩藏在群山之中,辐射带动周边村寨发展乡村旅游,每年吸引数以万计的游客前来旅游打卡。

中国傩城位于大磏镇文家坝村,是道真通过招商引资引进重庆客商投资打造,目前一期项目建成投用,带动当地100余户群众发展乡村旅游,人均年收入近3万元。
是什么吸引了重庆人的眼球呢?道真给出底气十足的答案——
道真地处黔渝交界处,位于北纬30°的神秘地带,山水林田洞同在,雄奇幽灵秀皆有,各种生态元素交相辉映,森林覆盖率达61.35%,有“黔北药库”之称,获中国“最佳生态环境宜居县”、中国“百佳深呼吸小镇”称号,有2项国家级、9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中国仡佬文化之乡、中国傩戏之乡美誉……

区位优越、生态优良、文化优秀,这是道真独有的优势所在,更是道真“融圈”的“底气”所在。
打造“一县四地”,找准道真“先机”
道真,与重庆山水相连、人文相通、民俗相近,4个乡镇10余个村与重庆接壤,是贵州距重庆主城区最近、接壤边界最长的县份,与重庆的经贸往来十分密切,两地自古以来便亲如一家。
道真与重庆的密切往来,在“国家级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大塘村得到了充分体现,茶盐古道遗迹至今尚在,特色仡佬民居错落有致,乡村旅馆、农家客栈里,来自重庆的游客络绎不绝。

近年来,该村依托生态和地域优势,把特色村寨建设与乡村旅游发展结合起来,大力发展生态文化旅游,为重庆市民“量身打造”避暑康养胜地,建成乡村旅馆、农家客栈116家,年接待游客超过5万人次,年旅游综合收入1000万元以上。
自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起,道南、道武高速、银百高速道真至南川段先后建成通车,道真开放的步子越迈越大,“融入重庆一小时经济圈”的发展定位得到了省、市的高度重视与支持。2018年4月,渝黔两地签署《重庆贵州合作框架协议》;2019年3月签署《渝黔合作先行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提出建设沿边生态康养旅游合作先行区、着力打造生态康养度假旅游大环线。今年2月,遵义市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专题会议指出,“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是遵义融入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大势所趋。要以精准有效的具体措施推动遵义勇当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尖兵。”这为道真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指明了方向。
2020年12月28日,道真自治县委八届九次全会响亮提出,全力打造“一县四地”,全面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力争到2025年,基本建成康养旅游体验胜地、产教城融合创新基地、民族文化传承基地、特色农业示范基地,全力打造黔渝合作创新示范县。
“道真自然景观独特,生态气候良好,文化底蕴深厚,民族风情浓郁,特别是被称为‘中国戏剧活化石’的仡佬族傩戏原始而神秘,饮食文化仡山大宴‘三幺台’味美而情浓,我们就是要在传承中找准先机、在保护中寻求突破、在利用中打开新局。”道真自治县委书记路斌说。

近年来,道真自治县牢固树立“旅游是文化之‘体’、文化是旅游之‘魂’”的理念,突出“世外桃源·生态道真”主题,立足民族文化、自然生态,持续发力、注入文化元素,先后建成了中国傩城、中华仡佬文化园等一批景区景点,每年带动重庆等地游客近200万人次来道真避暑游玩,道真连接南川金佛山、武隆仙女山的旅游“金三角”已基本形成。同时,兴建“道真重庆产业园”,先后吸纳100余家重庆企业来道真发展,全县50%以上农特产品销往重庆市场,道真食用菌已占据70%的重庆市场。
全域森林康养,书写道真“作为”
“要想身体好,多往道真跑。”这不仅是一句宣传口号,更是道真亮出的有底气的城市品牌。因为,芬多精含量最多、疗养功能最佳的“康养三友”——松、杉、柏,在道真遍地皆是。
站在新的起点,道真自治县委、县政府坚定不移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重要论述和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以文促旅、以旅彰文,大力实施“文化+”“旅游+”战略,全力打造民族文化传承基地和康养旅游体验胜地,唱响“世外桃源·生态道真”旅游品牌,着力打造“全域森林康养”示范县。

“作为少数民族自治县,优秀的民族文化和优质的自然资源,是道真实现高质量发展的两大新引擎。”路斌介绍,今后几年,道真将依托独特的生态环境优势和旅游资源,坚持保护与开发并重,以“旅游+”为发展手段,将生态资源、食药资源、少数民族文化资源有机融合,打造“全域森林康养”城市品牌,使道真成为重庆市民的康养旅游胜地。
一座城市,离不开一个独有的品牌符号。道真在挖掘传承世界级文化母体傩戏中发现,道真傩戏面具的“眼睛”很灵动,具有与生俱来的戏剧性,于是“眼睛+道真”成了道真城市品牌的超级符号。而道真傩戏中的“正能量”角色——秦童,则因其机智幽默、乐观向上的“喜乐神”形象,成为道真城市品牌超级角色。
“从民族文化中提炼文化母体,将其塑造成独有的城市品牌,通过实施一系列推广行动进行精准营销,以文化融入带动产业发展、推动产业融入,引领道真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最终与成渝地区特别是重庆地区形成共建共享、互利互惠、优势互补的无缝对接跨区域协作模式。”路斌如是说。
全面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道真目标明确、路径精准,且做足了准备。今后几年,道真将紧紧抓住国发〔2022〕2号文件重大机遇,围绕“四新”主攻“四化”,聚焦通道建设,破除交通瓶颈,努力把道真建设成为出川出渝、通达黔湘、抵东南亚、连接“一带一路”的交通和人流、物流、信息流等要素流通的重要节点。聚焦产业升级,因地制宜承接关联产业转移,努力打造成渝地区工业企业转移承接地、重庆市民的绿色产品供给地和康养旅游胜地。

如今的道真,只争朝夕、主动作为,全面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步伐蹄疾步稳,以道南高速、道武高速为主骨架的入渝通道基本形成,以食用菌、蔬菜为主导的农业产业遍地开花,以中国傩城、南川金佛山、武隆仙女山为串联的旅游精品线正在形成。打造“一县四地”,道真正浓墨重彩,书写着全面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这篇大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