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世界听见非遗之声!贵州黔剧首次亮相法国阿维尼翁戏剧节

贵州卫视 | 2025-07-18 09:38

接下来,贵州省黔剧院将深入打磨剧本,从“地方故事”到“人类共情”的表达升级,为后续国际展演储备“可翻译、能共鸣”的精品剧目。

记者 应腾

当侗族“梁祝”遇上法国浪漫,贵州黔剧《秦娘美》让世界看见非遗戏曲的魅力!近日,贵州省黔剧院携新编黔剧《秦娘美》亮相第79届阿维尼翁戏剧节,这是贵州黔剧首次在该戏剧节上亮相。新编黔剧《秦娘美》在阿维尼翁戏剧节上的海报

阿维尼翁戏剧节(Festival d'Avignon)创立于1947年,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当代表演艺术活动之一,与英国爱丁堡艺术节、德国柏林戏剧节并称世界三大戏剧节,已成为世界现代戏剧集中展示的大舞台。该戏剧节每年夏天在法国南部小城阿维尼翁举行,该镇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秦娘美》是国家非遗剧种、贵州黔剧代表作,由侗族著名的民间故事“珠郎娘美”改编,讲述娘美和珠郎的凄美爱情故事,展示侗族人民勇于追求爱情,追求真善美的决心,被称为侗族版《梁山伯与祝英台》。时隔64年,该剧被中国文化和旅游部遴选为2024年度重点传统(经典)剧目复排计划名录,完成创排后,新编黔剧《秦娘美》再登上舞台续经典,成为“讲好贵州故事”中,非遗戏曲的头部IP。

新编黔剧《秦娘美》法国街头“快闪”活动

时隔64年,黔剧经典剧目“出山”,更要“出海”!

连续4天在阿维尼翁戏剧节上演出的新编黔剧《秦娘美》,是精编后的“一小时浓缩版”。剧目保留了经典片段“合心作伴、破钱约逃、寻尸辨骨”,使节奏更加紧凑精准,情绪流动更为强烈集中,呈现出高密度的舞台张力。同时,增加了剧中演员与观众互动的戏份,以此加强观众接触非遗戏曲的体验和观看黏度。

当《秦娘美》经典唱段流转在阿维尼翁剧场,演员们身段起落传递的中国传统美学精神,我们看到的,不仅是地方戏曲“出海”中国文化自信的体现,更是对本土艺术价值的肯定。演出结束后,多位国际剧评人与观众表达了强烈兴趣,并期待新编黔剧《秦娘美》未来在此能以完整版呈现。

贵州黔剧首次亮相法国阿维尼翁戏剧节

“戏曲能跨越语言障碍引发情感共鸣,传递中国传统的精神内核,比如剧中忠贞不渝、惩恶扬善的价值观。”珠郎的扮演者何俊霖完成了小剧场版的《秦娘美》,对他而言是一次新模式下的新探索、新体验,“戏曲的魅力就是无需语言就能直抵人心,希望全世界都能看到黔剧《秦娘美》!”

“Qin Niangmei, a love story from Guizhou, China!”完成剧场演出后,黔剧演员们又来到阿维尼翁的街头挂剧目海报、赠送《秦娘美》文创纪念品,并进行5次具有贵州民族、戏曲元素的快闪表演,将贵州戏曲文化元素,撒向这座中世纪古城的每一个角落。

新编黔剧《秦娘美》第一次走出国门

当演员们唱起歌曲《我在贵州等你》、侗歌《心心相印》、《布谷迎春》,路人也停下脚步,跟着音乐轻轻晃动身子,让路边的快闪成为了一个露天舞池。一曲终了,现场的掌声持续了近一分钟,而通过黔剧“快闪”的形式,增强了贵州文化的国际传播,更生动地展现了贵州少数民族文化,由此吸引更多的群体到贵州旅游。

黔剧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活媒介”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赴法国演出,贵州省黔剧院院长朱宏将舞台机会完全交给黔剧新生代,展现地方戏曲院团魄力的同时,更是非遗活态传承的创新实践。

“戏曲人才的培养逻辑是‘以戏带人’,这次阿维尼翁的观众反馈,就是检验传承效果的最佳试金石。”朱宏告诉记者,能够亮相阿维尼翁,不仅是其艺术成果的展示,更是贵州非遗戏曲在全球语境中的一次主动发声与有效链接,“在国际戏剧节上,新生代演员带来的青春气息与传统黔剧的质朴形成有趣反差,这种‘原生态+新表达’的组合,比成熟艺术家的程式化表演,更能制造新鲜感。”

文化“出海”,从“地方故事”到“人类共情”的表达升级

“黔剧‘出海’的意义远超一场演出本身,而是通过非遗戏曲架起桥梁,让世界看见中国多彩的地方文化,为贵州文化软实力建设注入新动能。”朱宏说,接下来,贵州省黔剧院将深入打磨剧本,从“地方故事”到“人类共情”的表达升级,为后续国际展演储备“可翻译、能共鸣”的精品剧目,“同时,依托贵州的文旅资源禀赋,推动黔剧从‘剧场艺术’向‘文旅场景’渗透,以‘创造性转化’激活非遗生命力,以‘创新性发展’拓展传播边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