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贵州|浙大西迁,一次荡气回肠的文化长征

唐亚平工作室 | 2021-07-30 11:09

8月,贵州传统文化栏目《记忆贵州》将播出五集贵州抗战遗址系列专题片,分别为《浙大西迁》《再生之地》《历史的弯道》《非同寻常的水电站》和《深河桥》,讲述贵州五个抗战遗址的历史故事,其中《再生之地》——贵州省镇远县和平村、《历史的弯道》——贵州省晴隆县二十四道拐抗战公路、《深河桥》——贵州省独山县麻万镇深河桥都已入选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名录。

抗战遗址是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教育引导广大群众,特别是青少年充分认清日本法西斯侵略者犯下的罪行,牢记中华民族抵御侵略、奋勇抗争的历史以及中国人民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作出的巨大牺牲和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学习宣传抗日英烈的英雄事迹,大力培育和弘扬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进一步增强民族凝聚力、向心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8月3日周二晚20点10分,贵州抗战遗址系列专题片第一集《浙大西迁》将在贵州广播电视台科教健康频道(贵州6频道)《记忆贵州》栏目播出,请届时收看。

贵州抗战遗址系列专题片
第一集《浙大西迁》

黔山青,乌水长。
遭变乱,避南疆,
风晨雨夕聚一堂。
敬业乐群兮,灿然日彰;
学不厌而教不倦兮,
发吾先哲之辉光
他年,他年勿相忘。
——西迁黔北办学的浙江大学教育系系歌

1937年9月26日,浙江大学校长竺可桢和几名老师一起坐学校的公车赶往郊外,为岌岌可危的浙江大学寻找一个安全的办学地点。卢沟桥事变后,日本全面侵华,大片国土沦陷。战争迫近,时局动荡,浙江大学必须向西部迁移。

淞沪会战结束,浙江大学开始全校性的大撤退。从1937年11月11日开始,浙大本部师生分三批出发,于15日到达浙江建德。11月20日,南京国民政府迁都重庆。与此同时,苏州陷落,日寇南侵,逼近嘉兴,建德不再是安居之地,浙江大学考虑再次搬迁。从11月24日到次年1月20日,浙大师生从浙江建德出发,经金华、玉山、樟树、江西吉安,最后到达目的地江西泰和,行程752公里。

1938年夏,日军占领九江。鄱阳湖两岸战事激烈。浙大师生只在泰和住了半年多,被迫作第三次大迁移。竺可桢决定先迁往广西宜山。1938年10月底,除尚在途中押运图书、仪器等物资的人员以外,所有师生全部安全抵达宜山。学校于11月1日开学上课。

1939年11月,广西的战争形势十分紧张。11月25日,广西南宁陷落。在宜山的浙大已不安全。1940年初,随着北部湾失守,浙大第四次迁移。这一次,他们来到了云贵高原深处的贵州遵义湄潭。

1940年1月,浙大师生到达湄潭。湄潭官方和民间都热情欢迎。湄潭初中、男子小学和女子小学让出部分校舍,湄潭党部从文庙迁出,常备队从贺家祠堂迁出,以此确保浙大师生有足够的地方教学和生活。

湄潭文庙成为校部所在地,大成殿为图书室,其余前后殿和两厢是办公室、医务室和教室。前院面街的大照壁上嵌有“国立浙江大学”六个大字。教职工住宿大部分租用城内民宅。当年,浙大教室、宿舍、农场、实验室、体育活动场地几乎遍布全城。在湄潭,浙大师生开始了相对安定的七年教学时光。

浙大西迁之路曲折艰难。在此过程中,浙大还肩负着一个特殊的重要任务。民国教育部将《四库全书》交托给浙大校长竺可桢,要浙大保护好《四库全书》,将它转移到安全地方。《四库全书》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共有7部,其中3部在清朝末年已被损毁,日本侵华又损失2部。为了《四库全书》不被战火摧毁,浙大师生排除万难,冒死将剩下的一部《四库全书》共140箱,成功转移至贵阳黔灵山公园的地母洞存放。

在迁移的两年多时间里,浙大师生以坚忍不拔的毅力和吃苦耐劳的精神辗转浙、赣、湘、粤、桂、黔六省,跋涉2000余公里。浙大西迁途径的路线正好与1935年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行经的上半段路线吻合,到达的终点又正是革命历史名城——遵义。因而,人们把浙大西迁办学这一前所未有的壮举称为“一次荡气回肠的文化长征”。

《记忆贵州》|往期精选系列节目:
记忆贵州|往期精选之《川盐入黔》
记忆贵州|往期精选之《苗族鼓藏节》
记忆贵州|往期精选之《山脉人脉文脉》
记忆贵州 | 往期精选之《三线记忆——黔南篇》
记忆贵州|往期精选之《时光边缘的村落——地扪》
记忆贵州|国家级非遗传承人纪录片展播季(一)
记忆贵州|国家级非遗传承人纪录片展播季(二)

每周二20点10分,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电视栏目《记忆贵州》将在贵州广播电视台科教健康频道(贵州6频道)播出,敬请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