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共绘教育合作新蓝图

贵州广播电视台国际传播中心 | 2025-07-25 18:00

第18届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于2025年7月22日在中国贵阳开幕。

本届交流周由中国教育部与东盟秘书处联合主办,吸引东盟十国500余名代表参会。

交流周围绕“智汇人文,教育共融,协同发展”主题,重点推进职业教育协作与留学生流动,为中国与东盟在教育、文化、体育等多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注入新的活力。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柬埔寨国家办事处驻地副代表Shakeel Ahmad也表示,很期待贵州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展开更多元化、多维度的合作,提升贵州高校在培养高层次国际化人才方面的综合能力。

在2025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现场,还可以看到人工智能、机器人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的众多成功案例:智能助教、AI 自适应学习平台、VR/AR 沉浸式课堂、机器人编程实验室等已广泛应用于课堂教学与校园管理。

这些创新实践不仅重构了“教”与“学”的方式,也标志着“新质教育”已成为新时代的主流趋势。

以此为契机,中国与东盟各国在教育理念、课程资源、师资培训、数字基础设施、联合科研及学生流动等方面展开了更深层次、更全方位的合作,共同构建面向未来的区域教育共同体。

2025中国—东盟教育周还举办了“一带一路”文旅与博物馆融合研讨会。

“一带一路”各国代表探讨数字化文旅合作,聚焦贵州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开发。

与会专家学者纷纷表示,推动文旅深度融合,建设世界级旅游目的地,是一项充满机遇与挑战的共同事业。通过本次研讨会的深入交流和探讨,为“一带一路”文旅和博物馆融合发展贡献了新见解、拓展了新思路、凝聚了新共识,也为贵州迈向世界级旅游目的地的征程注入更加强劲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