逛吃贵州丨所谓“屯堡饮食”,经过数百年岁月,早就彼此融合了
没有美食和美景相伴,旅途和人生都难称完满,有机会的话,最好不要错过。在“逛吃贵州”的青绿山水、寻常巷陌,有一个看得见、遇得到、闻得着、吃得上的贵州等你来。
看到眼馋处,便是出发时。
最近有朋友问,哪里的饮食最能代表贵州屯堡的特色?
既然提出来了,不能不想一想,先翻书,祖籍安顺的作家戴明贤先生在《屯堡徜徉》一文中说:“屯堡饮食,菜式和口味与城中人家差不多,腊肉香肠血豆腐,山药细鱼茄子汤。嗜茶也是同好。很多人清早起来,先沏一砂罐酽茶喝了再谈其他。”
这个说法跟我的观察也接近,屯堡菜自有其特色,但要说有多少是其他地方所无,似乎也很难断言。
作家孙江林在《拜访屯堡》一文中也写到过,“屯堡人的饮食文化也源于军队,因此战争的元素一直浓缩进屯堡人的食品之中。导游小姐给我们介绍说,屯堡人的主食,是糍粑、糕粑、苞谷粑,副食有腊肉、香肠、血豆腐、干盐菜、干豆豉、干豇豆、糟辣子等,这些食品,无不具有可以长期存放的特点。”
这还真的就是导游小姐的说辞,经不起推敲,所谓“为显特色强说道”。食物经过腌制、晒干、盐渍等等手段,达到可以长期存放的目的,绝对不是军队的特色,所举的例子,何处不有?硬说这就是屯堡文化,简直牵强附会,不能自圆其说。
美食作家要云的《辣味江湖:一个食客的寻味笔记》里,也提及屯堡,他的看法,就要客观公允得多。
要云说,“东来的汉族,生活方式与布依族、苗族不同,饮食结构也不同。江南汉族人带来的汉服、兵器、生产工具乃至炊具,都迥异于当地。几百年文化的相互交流与吸收,使这片土地上的人们最终融合在了一起。尤其在食俗上,二者融合得相当之好,江南人的后代,已经习惯西南少数民族之辣,吃到一起了。我们在看完傩戏表演后,问导游小娘娘(屯堡人称未婚女子为小娘娘,已婚女子为大娘娘,还是明朝的南京方言),服饰不改,言语不改,饮食习惯呢?回答说,与贵州土著无异。我当时就想,这一定与当地的环境、气候、物产有关。这是无法抗拒的。所以,屯堡人也吃辣,也吃酸,也吃火锅,也打蘸水”。
服饰和言语改不改,其实也有值得讨论之处,本文只谈饮食,姑且略过不提。可以猜想得到的是,数百年前,来自发达地区的驻军及其家眷,肯定带来了不少更为先进的文化,也一定会对当地土著产生影响。在这个交融的过程中,从军屯一点点演化为民屯,饮食上则就地取材,彼此迁就,最终也很难分得清其中到底还有多少自有的元素。
至于吃辣吃酸,后者也许是贵州土著的影响,但嗜酸的文化举目皆是,无处不有,恐怕也未必说得明白来历。至于前者,辣椒传入,要远远晚于这些屯堡人的到来,他们也跟本地人一样,在清代康熙年间前后开始接触并食用辣椒,共同参与了中国饮食文化上的一次重要接受史。
戴明贤先生去年有新著问世,即小说《石城》,里边写到屯堡的一段说,“石城是边远小地方,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要解决云南割据,石城是必经之地、咽喉要道,才屯兵屯田修驿道,有了路才有了城。从江南来到贵州的屯堡人,白手起家,日子艰难,饮食只有靠山吃山的家常小菜饭,品种不多,又要天天吃,想方设法变花样,渐渐形成了自家的特点。菜式虽不多,但几天也展示不全。我们中国地大物博,百姓智慧,饮食之美千种百样,满汉全席好比金枝玉叶,八大菜系好比名门闺秀,我们石城小菜饭充其量算个小家碧玉。有一段诗话说,甲诗人向乙诗人称赞一首小诗,那位看了说:虽好却小!这位回敬说:虽小却好!可以借兹两句话来比喻石城烹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