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深入实施“品牌强农”战略,农业品牌建设成果显著
10月10日,记者从贵州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获悉,近年来,贵州省深入实施“品牌强农”战略,“十四五”期间每年省委一号文件都作出安排部署,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影响力、带动力的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脱颖而出,成为提亮贵州农业产业形象、带动农民增收、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
新闻发布会现场
贵州省通过健全品牌矩阵,从全省200多个区域公用品牌中遴选90个优强品牌,集成《贵州农业品牌目录》。目前已累计培育关岭黄牛、三穗鸭、遵义朝天椒等10个全国农业精品品牌,数量位居全国第6位,发布贵州绿茶、黔菌等省级十强品牌。全省获批使用农产品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企业达439家,累计获得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认证产品144个。
在夯实品牌基础方面,贵州省认定“特色农产品优势区”30个,建成省级及团体农业品牌标准55项。取得“圳品”认证农产品65个,建成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基地482个,获得绿色食品认证558个、有机产品1596个。“镇宁蜂糖李”品牌建设入选全国农业生产“三品一标”典型案例,修文猕猴桃、兴仁薏仁米入选《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典范》。
品牌渠道拓展成效显著。贵州省建立品牌农产品上行流量支持机制,联动抖音、京东、腾讯、淘宝等平台实施“贵品推荐官”等活动,品牌曝光超8亿人次。开设农业品牌电商直播馆,推进30余个品牌进入Ole’、山姆、招商局集团“福有招”和国铁系统等优质渠道,并开发了宁夏枸杞、贵州刺梨等融合新品。
品牌影响力持续提升。贵州省在广州、上海、银川等地开展“贵品出山+”系列活动,利用春节等重点时段,联合新华社、CMG在全球主要城市和全国各地开展品牌推介,贵州农业品牌先后亮相纽约纳斯达克、法国香榭丽舍大道、广州塔等地标,带动“贵州黄牛”“锡利贡米”等品牌触达2.6亿人群,被人民日报、中国日报海外版、农民日报,沙特《阿拉伯新闻》、华尔街日报等国内外媒体相继报道。
下一步,贵州省将继续深化“品牌强农”战略,通过完善目录管理办法、增加优质产品供给,打好“生态牌”“文化牌”“情感牌”,树立贵州品牌农产品新形象;瞄准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以及“一带一路”国家等海内外市场,持续宣传推介,推动兴业、强县、富民一体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