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风采丨新农民赵建花:当好农民种好地,只为健康种好米

中国妇女报 | 2021-11-21 16:35

一群小鱼儿悠闲地在稻田里游荡着,不时仰头看着那日渐饱满的稻穗,寻思着,朝夕相处了那么久的稻米,将去到何方,走上谁家的餐桌……

太阳慢慢升起来,一束一束灿烂的光径直照在稻子上,稻子有些害羞地摇了摇身子,贪婪地喝了一大口水,清凉、干净,直抵心田。抬起头看向远山,“我是喝宝石洞的山泉水长大的”,它又若有所思地低头看着自己扎根的胶泥土,“这是我的根基,是我能走出大山的坚强后盾。”

肥沃、胶黏、保水性好的胶泥土,成就了胶泥土大米的软糯清香。而这一切离不开赵建花的努力,是她和团队带领乡亲们恢复胶泥土大米的传统种植,尝试引进新品种,将原本只卖几块钱一公斤的大米卖到28元一公斤,而且还很抢不到。

“富民是个好地方,优质土特把名扬,胶泥土大米香又软,欢迎大家来品尝,欢迎那个大家哟来品尝……”热情清脆的歌声随着稻花的清香飘来,循声望去,一个扛着锄头的姐姐迎面走来。只见她脚步铿锵,目光坚毅,像一株太阳花,热烈、灿烂,充满激情。她就是赵建花,是胶泥土大米的选择,更是她选择了胶泥土大米。

自小在这片胶泥土上摸爬滚打的赵建花,挑粪、犁田、插秧、割稻,没有什么活计难得了她。除了勤劳能干,更难得的是心怀梦想,对这片土地有感情,对这里的父老乡亲有情谊。

2013年,到外面“闯荡”了好多年的赵建花回到了多宜甲村,拉着自己身边的亲友种起了水稻,只是她的种法与别人的不太一样。她专挑胶泥土的田种,种植过程不用化肥、不打农药,还在田里开出一米多宽的沟,养起了鱼。村里种了一辈子庄稼的人犯起了嘀咕:“出去几年回来,水稻都不会种咯”“这样种怕是行不通哟” ……

骨子里近乎倔强的坚定以及对生态农业的执着,她丝毫不在意别人的眼光,她深知自己坚持的意义。“我不是为了自己,我是想让脚踩的这片土地越来越好,生活在这里的人越来越好,远方喜欢生态健康的人们越来越好。”赵建花像是一个肩负使命的战士,在这片土地上坚守着,迎面而来的挫折和困境,被太阳光般炽烈的笑脸消融了。

2013年,赵建花带着自己家亲戚种了10亩水稻,两个月不到就把10亩田的稻米全卖了,而且让人纳闷的是,别人卖7元一公斤而她却能卖10元一公斤。肉眼可见的区别就在于简单的包装,一个印了“胶泥土大米”五个字的袋子,这是一个袋子,更是她区别于他人的“品牌意识”。

10亩田的尝试,让赵建花积累了经验和本钱,她想发展壮大,有更多的尝试。2014年,赵建花在自己的家门口,成立了一家以经营农产品为主的农字号企业——富民丰禾农产品经营有限公司,从事农产品种植、加工和销售。

在她带领下,很多农户加入了种植生态胶泥土大米的行列。她免费发种、提供种植指导,最后以高于市场价的价格收购,这一系列的操作下来,她得到了越来越多农户的支持。

别人自己种的稻谷长势和产量都赶不上用她方法种出来的。在气候、土壤、水质、阳光等一样的条件下,她在种植上面究竟有何诀窍呢?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阅人无数、名师指路、自己开悟被称为人生五堂课,在这五堂课里,赵建花得到了名师指路。

2015年,她在种植生态水稻的过程中,得到了西南林业大学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唐世凯的指导。在唐教授的指导下,赵建花掌握了水稻种子消毒、农家肥腐熟发酵、生物防虫技术等,然后她又把这些技术手把手交给种植户。

“水稻的很多病是种子自带的病毒导致的,所以种子消杀是将很多病毒扼杀在萌芽之前。腐熟的农家肥有机质含量高、营养全面、肥效长,有利于改良土壤。生物防虫无残留、无公害、无污染,水稻长虫了,我们根据不同的虫,会制作大蒜水、辣椒水等用喷雾器去打。”在水稻的种植过程中,赵建花始终坚持绿色、生态。有时候,生物防虫效果不是很好的时候,她也不曾动摇。“最坏的结果就是那丘田的谷子全部被虫吃了,那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但我做生态农业的初心不会变。”

今年,赵建花的胶泥土生态种植基地成为了云南省水产技术推广站的稻田养鱼示范基地,看着福瑞鲤在稻田里欢脱跳动,与饱满的稻穗一起舞动,勾勒出了一幅生态和谐的生动画卷。

如今,赵建花带领着286户农户种植了670亩胶泥土生态大米。她用村里的一畦田给记者算了一笔账,“田里养的稻花鱼卖了1800元,水稻卖了4500元,之前农户自己种收成也就我的一半左右。”

今年10月底,赵建花带着胶泥土生态大米去到了北京,走进了京东直播间。此行她是参加“乡村振兴·云南在行动”一县一星乡村振兴青年领头雁培养计划。

“这次最大的收获就是去看了美团、字节跳动、京东等地现场观摩学习,特别是在京东直播间里直播了一个小时,将富民土特产、胶泥土大米及农耕文化推介给了更多人。”赵建花高兴地说,我要让胶泥土生态米在北京落地生根。

2014年到现在,赵建花带着几百号人种胶泥土生态米,她知道自己肩负着几百人的希望,所以她一刻不敢松懈。每一次走出去,她都想让更多人吃到胶泥土生态米。

2019年,她带着大米去到上海展销,因为种种因素,销量不是很好,她特别着急,买了电饭煲煮了卖。当时刚好碰到有个有点奇怪的人,一直盯着她问一个问题,你的米跟别人的有啥不一样。

她特别自信地说:“我的米是亚热带高原季风气候下生长出来的,喝着山泉水,吸收胶泥土的营养,不洒化肥不施农药,生长周期178天的放心米。”随即,她又翻出了自己挑粪、犁田、挑拣米的视频,让那人心服口服地买下了她的生态大米。如今,来自上海的订单越来越多了。

在销售的路上,她有些出其不意的招数,但根本在于胶泥土大米“扛打”的品质。现在,她的订单除了老主顾,还有很多是“口碑”订单。她始终坚信,这条路绿色、健康、可持续。

“我想让更多的人吃到生态健康的胶泥土大米,虽然这条路走下去很艰辛,但我想让更多人看到生态农业的光明前景,乡村振兴也离不开生态农业。”赵建花坚定说。

“当好农民种好地,只为健康种好米”,这是赵建花矢志不渝的信念,她还要把这一信念传递给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