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参阅信息丨贵州资本市场发展参阅信息(2024年第65期 总第191期)

贵州资本市场 | 2024-04-08 10:10

一、央行重磅!设立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据《证券时报》报道,中国人民银行设立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额度5000亿元,利率1.75%,期限1年,可展期2次,每次展期期限1年。激励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科技型中小企业、重点领域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项目的金融支持力度。发放对象包括国家开发银行、政策性银行、国有商业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等21家金融机构。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的设立将有利于引导金融机构在自主决策、自担风险的前提下,向处于初创期、成长期的科技型中小企业,以及重点领域的数字化、智能化、高端化、绿色化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项目提供信贷支持。金融机构根据企业申请,参考行业主管部门提供的备选企业名单和项目清单,按照风险自担的原则,自主决策是否发放贷款及发放贷款条件。金融机构向中国人民银行申请再贷款,中国人民银行对贷款台账进行审核,对于在备选企业名单或项目清单内符合要求的贷款,按贷款本金的60%向金融机构发放再贷款。

二、多家北交所IPO概念股收到年报问询函!问得最多的是这些问题。据《证券时报》报道,随着2023年年报进入密集披露期,一批新三板公司收到了来自全国股转公司的年报问询函,其中包括多家拟北交所上市公司。在年报问询函中,多家公司被问及业绩波动及业绩增长合理性相关问题。此外,企业的员工大幅变动、研发能力、生产模式及核心竞争力等方面情况也受到关注。

三、浙江:力争到2027年普惠型小微企业信用贷款占比达18%。据南方财经报道,近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浙江监管局联合宁波监管局和省委金融办、人民银行浙江省分行、浙江证监局、宁波证监局等六部门印发《关于推进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的工作方案》,推动构建具有浙江特色的现代普惠金融体系,助力高水平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工作方案》明确,力争到2027年末,活跃经营主体贷款覆盖率达50%,普惠型小微企业信用贷款占比达18%,出口信保渗透率不低于30%。具体措施部分聚焦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重点难点,从深化普惠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强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金融支持、促进普惠与科技、绿色、数字、养老金融深度融合、完善普惠保险保障体系、提升普惠金融风险防控能力、完善普惠金融基础设施等六个方面,提出务实有效举措21条。在保障措施中,提出推进试点示范、加强监测评估和注重舆论宣传等三方面要求。

四、数据资产变身“硬通货”,河北省首单数据资产质押贷款落地石家庄。据《石家庄日报》报道,近日,石家庄数据资产运营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携手北京银行石家庄分行完成河北省首单数据资产质押贷款业务。北京银行石家庄分行向石家庄科林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拟授信额度1亿元,其中数据资产质押授信额度1000万元。据悉,该笔资金将用于科林电气的技术升级和市场拓展,助力企业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实现高质量发展。“此次数据资产质押贷款的成功实践,不仅为科林电气带来了实质性的财务支持,也为省内其他企业探索数据资产变现提供了新的路径。”业内人士表示,此举实现了河北省数据资产金融化零的突破,成功打通数据要素从资产到资本的可靠路径,也标志着河北省在数据资产融资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数据资产化是实现数据价值的核心环节,真正体现和实现了数据的经济价值。在金融对实体经济企业的支持中,数字资产信贷业务的开展为企业提供了更为灵活的融资渠道,特别是为中小微企业数字化转型赋能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

转载声明:

本栏目转载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来源贵州资本市场;本栏目发布内容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免责声明:

本栏目的信息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不应以该等信息取代其独立判断或仅根据该等信息做出决策。本栏目所涉信息准确可靠,但并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和及时性做出任何保证,亦不对因使用本栏目信息引发的损失承担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