酱香原产地丨酒与二十四节气——芒种
徐风送麦浪,谷满酿酒香。6月6日是二十四节气的第九个节气——芒种。此时正是制作酒曲的好时机,芒种后,仁怀市茅台镇也迎来一年中的黄金生产轮次。今天【酒与二十四节气】贵州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李丽和我们一起聊聊——芒种与酒。
贵州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 李丽:“芒种看今日,螗螂应节生。彤云高下影,鴳鸟往来声。渌沼莲花放,炎风暑雨情。相逢问蚕麦,幸得称人情。”6月6日,芒种,夏日正盛,从今天开始的这一个月,称为仲夏。芒种又名“忙种”,是“有芒之谷类作物可种”的意思。“芒种”一词,最早出自《周礼》的“泽草所生,种之芒种”。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垄黄。”白居易将芒种时节麦收的繁忙之态描绘得真切又生动。徐风送麦浪,谷满酿酒香。芒种时节,麦浪翻滚,籽粒成熟,正是制作酒曲的好时节。白酒行业素有“曲为酒之骨”之说,中国制曲历史悠久。《齐民要术》作为世界农学史上最早的专著之一,书中记载有9种酒曲,其中的8种都以小麦为原料。小麦中含有丰富的淀粉和蛋白质,可以满足糖化菌生长和酶积累的需要,是制曲的绝佳原料,而酱酒大曲的源头正是小麦。酱香型白酒多是在芒种前后的端午,趁着新麦成熟,开始制作酒曲,芒种后,茅台镇迎来一年中的黄金生产轮次。浓香、清香型白酒也会利用夏季温度升高,微生物生长活跃的特性,进行“伏曲”制作。芒种时节,雨水与梅子一起如约而至,气温升高,梅雨绵延,为芒种气节增添了许多“湿”意,也为酒曲中微生物的生长提供了适宜的温湿度。
芒种相关民俗有送花神、安苗、煮梅、打泥巴。很多经典古籍中都涉及这一节气,为繁忙的农事活动增添了一段佳话。例如《三礼义宗》中说:“五月芒种为节者,言时可以种有芒之谷,故以芒种为名。芒种节举行祭饯花神之会。”意思也是,芒种要祭祀花神。同时表达对花神的感激之情,盼望来年再次相会。
芒种忙中,既是劳作之时,也是收获之时。万物生长如此,酝酿老熟也如此。该忙时便忙,得闲时便闲,或许就是人生最好的姿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