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年味丨盘县火腿的香味,家乡专属的年味
去年我国春节申遗成功,蛇年春节是我们的第一个“非遗版”春节。1月28日起,动静陆续推出九期《非遗年味》,为你介绍贵州九个市州极具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带您感受贵州非遗的独特魅力。
中国人家中最地道的年味
往往都在餐桌上
蕴含在精心为家人准备的一道道美食里
在六盘水市盘州市
挂上火腿就是年
2019年
盘县火腿制作工艺入选
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盘县火腿自元代传承而来,历史悠久,选用当地特有的猪,加上独特的气候,以及独特的制作工艺,造就盘县火腿独特的口感。
图源:盘州旅游
在六盘水市盘州市,当地居民大多有制作火腿和储存火腿的习惯,盘州人民喜食火腿,火腿是餐桌上必备的菜肴之一。盘县火腿加工工艺主要包括鲜腿修割定形、上盐腌制、堆码翻压、洗晒整形、上挂风干、发酵管理等环节。
盘县火腿形似琵琶,皮色腊黄,瘦肉桃红色或玫瑰色,肥肉乳白色,肉质滋嫩,香味浓郁,咸香可口,以色、香、味、形著称,富含氨基酸、维生素和多种微量元素等多种有益于健康的有机成分。如今,盘县火腿已经齐名金华火腿、宣威火腿,成为中国三大名腿之一。
图源:盘州旅游
年味,往往寄托着对家人的情结,而盘县火腿的滋味,更是要等到一家人团聚时才是最好的。
除了盘县火腿制作工艺
六盘水还有这些非遗
↓↓↓
【布依族服饰 国家级】
布依族服饰(五等装)是六盘水市水城区猴场、红岩一带布依族“喜鹊布依”支系所独有的民族特色服饰,至今承传较为完好。从明代迁入当地后,“五等装”就一直在本地布依族中承传穿戴,成为本支系区别其他地方支系的主要识别依据,但具体渊源已不可考。
布依族服饰(五等装)分为:特等装、一等装、二等装、三等装、四等装。特等装一般在办丧事祭祀场合穿;一等装在婚嫁场合穿;二等装在吃酒、聚会时穿;三等装在青年聚会赶表等社交场合穿;四等装在干活和平时穿。五等装最多的为五至八件套,最少的为一至二件套。
图源:多彩贵州文化云
服饰上所用的刺绣、挑花,是其服饰的核心和灵魂,其工艺有平绣、盘绣、辫绣、缠丝、锁扣、打子绣等。刺绣中各种技法相间,绣工严谨。传统花纹有盘龙、飞凤、游鱼、蝴蝶、云勾等图案形式,用色多以青、紫辅底,用白、黄、绿、桃红、大红、深蓝、浅蓝等色相互衬托搭配,色调明朗鲜活,绣法或平顺满铺,或盘结缠绕,有较强的立体浮雕效果。该项目于2014年由贵州省捆绑7个县共同申报入选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苗族蜡画 市级】
图源:多彩贵州文化云
六盘水市钟山区月照社区马坝村是一个苗族村寨,至今有着三百多年的历史。该村有众多苗族妇女在保持、传承古老传统蜡染的基础上,在白布或麻布上用蜂蜡和植物颜料创新绘制的,彩色蜡画因其色泽古典、画风质朴、图案精美细腻、民族特色浓郁等而受到不少中外游客的青睐。
图源:多彩贵州文化云
近年来,彩色蜡画及系列工艺品远销海外。马坝村苗族蜡画系六盘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布依族盘歌 国家级】
布依族盘歌是布依族的传统民歌,是用原生态布依语创作并传唱的民间文学作品。布依族盘歌流传于贵州省北盘江流域的布依村寨中,尤其以六盘水市盘州市羊场布依族白族苗族乡境内的布依族盘歌最具代表性。
图源:多彩贵州文化云
布依族盘歌伴随着布依族的形成而萌发,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伴随着布依族的产生、繁衍、发展而逐步丰富起来,是布依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发展至今,布依族盘歌的内容、形式、谱调等已较为完整。从内容上分,布依族盘歌涉及到了劳作、时政、仪式、爱情等诸多方面;从演唱场合分,有室内演唱和野外演唱两种形式;按演唱曲调分,可分为情歌调、婚庆调、丧葬调等。2008年6月,布依族盘歌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图源:多彩贵州文化云
品非遗美食
赏民族服饰
体验蜡画制作
……
这个春节出发吧
去六盘水感受非遗里的不同年俗年味
部分资料来源:盘州发布微信公众号、盘州旅游微信公众号、 盘州农业农村微信公众号、多彩贵州文化云微信公众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