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茅台记忆》 | 一位热爱到骨子里的“茅粉”

贵州故事广播·茅台之声 | 2020-10-09 16:13

我的茅台记忆

我的茅台记忆

00:00 / -

探寻茅台记忆,品味酒之文化。

采薇,大连人,现从事母婴产品行业,一位热爱到骨子里的“茅粉”。2015年同学聚会第一次品尝到茅台酒,柔顺的口感,馥郁的酒香,瞬间让她迷恋上了茅台,自此一发不可收拾。她四处查阅资料,参与茅台大大小小的相关活动,只为更走进茅台,了解茅台。

2018年4月22日,采薇专程前往茅台,参观完茅台中国酒文化城之后无比激动,更加坚定决心,继续深入了解茅台。当天观看天酿演出时站在山顶鸟瞰茅台酒厂,被眼前的景象所震撼,于是做了一个决定,移居贵州!

因为对酒的热爱,通过不断学习刻苦钻研,2018年12月考上三级品酒师,2019年又考上二级品酒师。她用了一个词来形容自己对茅台的热爱——痴迷,曾经有近半年时间每晚都会查找茅台相关资料进行阅读和学习,直至深夜……

受妈妈的影响,采薇10岁的孩子也喜欢茅台文化。一次参观完茅台中国酒文化城,孩子就问妈妈:季克良先生读的哪个大学?学的什么专业?妈妈告诉他答案后,孩子大声说:妈妈,我以后也要考这个大学,学这个专业,以后争取到茅台工作!

采薇

主持人:为什么会对茅台感兴趣呢?

这要追溯到30年前,是我六岁的时候。我家是辽宁大连的,过年的时候有个祭祖的习俗,在我家电视柜最下面有两瓶茅台,祭祖的时候就拿两个小杯子倒满,这是我对茅台最初的印象。

我第一次喝白酒是以前工作出差接待的时候,那时刚接触白酒,干了一杯之后发现,原来我是可以喝白酒的。在2015年第一次喝到了茅台酒,喝完以后觉得很爽,一杯下去没醉,很舒服。

主持人:那你第一次喝茅台是什么感觉?

当时朋友过生日,就开了一瓶茅台酒喝,虽然那时候不太懂白酒,但喝了以后就觉得两个字:舒服!大连每年都要搞啤酒节,喝多了第二天起床会想吐,什么都吃不下,但是喝完茅台后第二天没有觉得不舒服。

2015年以后我就从大连到了江浙沪那边创业,从那以后喝茅台的机会就更多了,到现在一点一点变成“骨子里的茅粉”了。我对茅台的了解已经很深了,包括它的工艺等等。去年的茅台酒节我也参加了,今年的酒博会这样重大的活动我都参加,希望能更了解贵州和贵州的白酒。

主持人:之前您对白酒是怎样的认知呢?

之前我对白酒和贵州都不了解,是后来创业的过程中接触了一些朋友、合作伙伴,和他们应酬喝酒的时候,就发现喝茅台很舒服。

白酒喝多了以后就突然有种想去了解贵州的想法,2018年自己就从杭州飞到了贵阳。很巧合的是,我在贵阳市中心散步的时候,一抬头就看到一栋大楼,上面写着贵州茅台。因为我一直在低头看手机,但是当我抬头的第一眼,就是贵州茅台,这是一种很深的缘分。

采薇朋友圈截图

当时我还去了青岩古镇,还有黔灵山公园看猴子,后来和朋友专程去了趟茅台。我记得很清楚,是4月份,到仁怀下高速路口的时候就能闻到很香的酒味。我们在茅台镇转了一圈,去了中国酒文化城,还在山顶上俯瞰茅台酒厂,挺震撼的!心想着一定要深入了解茅台,以后一定要来贵州定居,经常闻着这个酒香味儿。

因为这让我特别好奇、特别想深入地探秘茅台的文化和中国白酒文化,应该是说从一开始的没有感觉,变成了现在因为茅台让我爱上了贵州、爱上了中国酱香型白酒。

主持人:第一次来到贵州还发生了什么有趣的故事吗?

第一次见到赤水河我很激动,这水怎么那么红?这酒又是怎么酿出来的?后来当地人和我们说,九月初九的时候水就会变清了,那时候才会用赤水河的水酿酒,我便恍然大悟。因为我老家的海水是蓝色的,河水是清澈的,从来没见过这么浑浊的河水,就觉得特有意思。

赤水河

主持人:现在还经常来贵州,来茅台吗?

现在已经在贵阳买房子了,打算在这长期定居,平均一个半月就要去一次茅台,毕竟我接触茅台的时间还比较短,我发自内心地想多学习、了解、探索关于茅台的东西。

主持人:是什么那么吸引你?

我觉得是茅台的文化打动了我的内心。从红军四渡赤水或者追溯到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茅台获得金奖,这些都是从影片中或是在中国文化酒城中一点点了解的。

红军四渡赤水纪念塔

接触了茅台之后,我在白酒这条道路上进行了专业的学习。2018年12月我去北京参加了酒业协会举办的三级品酒师考试,2019年我又考了二级品酒师。现在酱香型白酒对我来讲,不用喝,用鼻子闻就能知道它的质量好坏?

我最开始痴迷于茅台知识时,也没有专业的书籍,我就在微信里搜索,每天晚上都要看这些资料直到半夜两三点,就这样持续了近半年。

主持人:您最喜欢的几款茅台酒可以给我们分享一下吗?

我先分享我最喜欢的一瓶,我还见过它的真品,刚见到的时候好激动啊!那是2015年推出的茅台卡慕合作十周年纪念版,它的瓶身是水晶打造、纯手工制作的,价值不菲,全球只生产了100瓶,限量编号就是1-100,每瓶都有独立编号。当时在朋友那儿看到的时候,我就特别想让他从柜子顶层拿下来让我看看,我没好意思说,但我下次再去的时候一定要和这款酒合影。

茅台与卡慕合作十周年纪念版

还有一款酒应该作叫六十华诞,新中国成立60周年的时候应该是生产了21916瓶,瓶身是骨瓷的,底座是绿松石的,还有配套的邮票,外面的酒盒是特别喜庆的红色。骨瓷瓶的特点是保存酒特别好,这特别有收藏意义,而且象征着中国会越来越好,也代表贵州会有飞跃的大空间。

主持人:您觉得茅台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

茅台不仅是物质生活的象征,更多的也是精神上的愉悦。我觉得爱上茅台会让我过上一个有品位的生活,我儿子也是忠实的“茅粉”,他今年十岁。

还有一个小故事,去年7月我带儿子到贵州旅游,有一个品酒师班的同学做的招商会邀请我过来,我就带着儿子来了,同时也想让他多了解贵州。当时从贵阳坐高铁去六盘水盘州。在车上他和乘务员聊完天以后和我说:“妈妈,贵州在山里修高铁要花很多很多钱的,因为每天凿隧道只能凿半个火车头的长度,看来,贵州也要用白酒去带动经济发展。”孩子说完以后让我很有感触。

后来我才知道大连和六盘水还是对点相互帮扶的城市,我觉得贵州真的很好。后来儿子又看到一句话:“发展全域旅游是一条可行的路子,一定要坚持搞下去。”过了两天又带他去茅台,因为有时候我会在朋友圈发一些茅台的东西,他去了以后很激动。我带他去了中国酒文化城,走了赤水河的四渡赤水桥,他来来回回走了三遍。

在回家的飞机上他和我说:“妈妈,我看到了季克良先生的照片,他是哪个大学毕业的?”我说是江南大学,他还问我大学学的什么?我说应该是食品发酵,他就说:“好,以后我就考江南大学食品发酵专业,然后争取进入茅台酒厂工作。”我就让他把这作为人生的目标和愿景。我觉得很吃惊,可能他对茅台也有一份热爱。

今年他过生日的时候说想要一台航母茅台,因为他去年在中国酒文化城看到过。没想到去年看到的事情对他影响这么大,到今年还在说这个,看来他多来几次以后茅台文化会更植入他心里。

采薇和她孩子

我觉得,现在茅台做的很好,也是世界蒸馏酒中一流的企业。文化的传承是最重要的,我希望在文化茅台之路上,它的文化底蕴能越来越深。我有一个想法,在贵州定居后把中国的国学文化和白酒文化融合在一起,这些事不知道能不能做成,但这是我的愿景。泸州老窖、北京牛栏山二锅头这些我都接触过,浓香型酒的生产工艺等等我也学习过,但我个人还是更喜欢酱香型的酒,喝下去身体很舒适。我已经被酱香型白酒深深地吸引住了,所以我想在贵州定居,想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白酒就是我发自内心想做的事,我的心愿就是让酱香型白酒飘香世界!

彭茵(左,国家级评酒委员、高级勾兑师、高级品酒师、高级工程师)采薇(右)

编辑:黄石明、毛月颖(实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