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丨最美好的事情莫过于:我已长大,你还未老
又是一年重阳节,此时的你身在何处,是陪伴在父母身边吗?
一位老师说过:思念有很多种,纵有千言万语,最后不过都是想让你回家。
世界上最美好的事情莫过于:我已长大,你还未老。我有能力报答,你仍然健康。然而,事实上却是我在慢慢长大,你却慢慢老去,而且终有一日会永远离开我们……
世上什么都可以等,唯独孝敬不能等。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
01
父母的爱,总是无私
我们的生命,如水静默流淌,而父母却愿双手作桨,助我们到达彼岸。
曾见过一则新闻:
10岁的儿子需要进行肝脏移植,36岁的妈妈准备将自己三分之一的肝脏移植给儿子。但是,妈妈却患有脂肪肝,直接移植的话,儿子的恢复期会很漫长,儿子的痛苦将会更久。
为了从死神手里抢回孩子,这位从未运动过的妈妈开始了跑步。一边在医院照顾孩子,一边在医院周围跑步,不敢吃太多的食物,又不能过度节食,每天就狂跑10公里。
终于,20天过去了,妈妈成功减重13斤。
最后,手术进行得很顺利,妈妈很是欣慰。
十年之前,她给了儿子第一次生命;
十年之后,她用三分之一的肝脏给了儿子第二次生命。
父母的爱就是这般,总是感觉一切都是平常的,但真到了孩子有危难的时候,他们却会倾尽所有,做出一些意料之外的举动,震撼人心,令人动容。
自从有了你,他们的世界全是你,吃的时候会想起你,天冷的时候会想起你,心里是你,脑子里也是你,眼里全是你,满满的都是你,对你他们总是无法放下,无法不去想。
02
当我们打拼世界的时候,父母在为我们“打拼”
《百年孤独》里,有一段这样的表述:“父母是隔在我们和死亡之间的帘子。你和死亡好像隔着什么在看,没有什么感受,你的父母挡在你们中间,等到你的父母过世了,你才会直面这些东西,不然你看到的死亡是很抽象的,你不知道。”
高亚麟老师也曾说过一番话,刺痛了无数人,他说,“父母是我们和死神之间的一堵墙,父母在,你看不见死神,父母一没,你直面死亡。”
对于这句话,高老师这样解释:“父母在,比如说你今年30,你不会做(结婚),哪怕你60,也不会想,因为有一堵墙挡在那,你看不到死神,父母一没,你直面死神,你开始能清晰看到你人生的尽头。为什么老人会喜欢催你,唠唠叨叨的,因为他们看到了死神,所以他们想完成那些没完成的。”
父母尚在,我们的心总是无比宁静,因为我们知道,爸妈还在,我们的家一直在那儿,尽管不常回家,但每次回家,我们依然可以承欢膝下,不论年龄大小,都依然是爸妈最疼爱的小宝贝。
若父母归去,我们也将失去孩子的角色,要开始真正承担起“大人”的责任。父母去,不再有人为我们遮风挡雨,不再有人把我们当孩子,再没有可以让我们任性撒娇的地方。我们将站在人生战场的第一排,直面箭矢,直面死亡。
小时候,父母为我们遮风挡雨,恨不能所有的痛苦,都由他们来承担;长大后,父母为我们拼尽全力挡住死亡,让我们依然可以任性,由着自己的性子,做自己想做的事。
03
陪伴才是最长情的告白
一位48岁的独腿男子靠着捡垃圾奉养81岁的老母亲。
一位年老的母亲,一个残疾的儿子,一辆没有链条的车子,牵绊着两颗相依偎的心。
因为有你,我才能充满勇气。因为有你,我活着,才有了意义。
虽然我一无所有,还好母亲仍然健康安在。
人的一生中会遇到很多人,会接触很多人,但绝大部分都只是你生命中的过客,他们来也匆匆,去也匆匆。但有一类人是我们生命中永远的常客,那就是父母,他们用一生在陪伴着我们。
那么当父母老了,身体和智力渐渐下降,请记得要对他们耐心一点,包容老去的父母,就像儿时父母包容我们一样,“陪伴是最长久的长情”,父母陪我们长大,让我们陪他们慢慢变老。
趁父母还在,让我们做一回母亲吧!为她换上一件新衣裳,再换一双新鞋袜。
趁父母还在,让我们做一回父亲吧!陪他下盘棋,帮他理理发。
趁父母还在,陪他们到想去的地方,去看一看。
趁父母还在,为他们做一顿喜欢的饭菜……
最美好的事情莫过于:我已长大,你还未老
重阳节:趁父母还在,好好爱
岁岁重阳,今又重阳,
祝天下父母,幸福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