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批复!安徽黟县成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昨天,中国政府网发布《国务院关于同意将安徽省黟县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批复》,全文如下:
国务院关于同意将安徽省黟县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批复
国函〔2021〕64号
安徽省人民政府:
你省关于申报黟县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请示收悉。现批复如下:
一、同意将黟县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黟县历史悠久,传统格局、历史风貌和地域文化特色鲜明,文化遗存丰富,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
二、你省及黟县人民政府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牢固树立保护历史文化遗产责任重大的观念,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要求,深入研究发掘历史文化资源的内涵与价值,明确保护的原则和重点,强化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利用,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好中国故事。编制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和各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规划,制定并严格实施保护管理规定,明确各类保护对象的清单以及保护内容、要求和责任。正确处理城市建设与历史文化资源保护的关系,重视保护城市格局和风貌管控,加强整体性保护、系统性保护;保护修复历史文化街区,补足配套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短板,不断提升人居环境品质;保护好世界文化遗产,加强文物和历史建筑修缮保护,推动文物保护单位开放利用,充分发挥历史建筑的使用价值。不得改变与名城相互依存的自然景观和环境,不得进行任何与名城环境和风貌不相协调的建设活动,不得损坏或者擅自迁移、拆除历史建筑。进一步强化责任落实,对不履职尽责、保护不力,造成名城历史文化价值受到严重影响的行为,依法依规加大监督问责力度。
三、你省与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家文物局要加强对黟县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的指导、监督和检查。
国务院
2021年6月2日
(此件公开发布)
黄山古称黟山,黄山之南,全景黟县。黟县是古徽商聚集地和徽文化发祥地之一,也是皖南国际旅游文化示范区的核心区之一,拥有“世界文化遗产地、国家生态示范区、中国旅游强县”等名片和“世外桃源、画里乡村”“千年古县”的美誉。黟县历史悠久,文化厚重,境内完整保存1590幢明清古建筑,拥有西递、宏村世界文化遗产、3处全国重点文保单位、6个全国历史文化名村、44个中国传统村落、省级及以下文物保护单位88处,被称为“中国明清古民居博物馆”“中国传统文化的缩影”。
梦里桃源,诗画黟县
这里四季分明,气候温和
处处是景,步步入画
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下面小编带你去看看
黟县不可错过的“打卡地”
宏村
宏村被誉为“中国画里的乡村”,始建于北宋,距今已有千年的历史。村子背倚黄山余脉,常有云霞,时而如泼墨重彩,时而如淡抹写意,融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为一体。村子宛若一部厚重的史书,更似一幅风俗画卷,给人一种难以言状的质朴。带着这种质朴的感觉去抚摸宏村,感觉像一下子穿越了千年光阴,跌落进一个古老的传说中。
西递
西递坐落于黄山南麓,距黄山风景区仅40公里,素有“桃花源里人家”之称,它始建于北宋皇佑年间,发展于明朝景泰中叶,鼎盛于清朝初期,至今已近960余年历史。
西递村中至今尚保存完好明清民居近200幢。徽派建筑错落有致,砖、木、石雕点缀其间,目前已开发的有凌云阁、刺史牌楼、瑞玉庭、桃李园、东园、西园、大夫第、敬爱堂、履福堂、青云轩、膺福堂、应天齐艺术馆等20余处景点。该村建房多用黑色大理石,两条清泉穿村而过,99条高墙深巷,各具特色的古民居,使游客如置身迷宫。
南屏
南屏村位于安徽省黄山市黟县县城西南约4公里处的南屏山下,是一座有千年历史、规模宏大的徽商聚居古村落。
谜一般的南屏村至今仍完整保存着八座古祠堂、近300幢明清古建筑,“奎光堂”“叙秩堂”等祠堂结构庞大、气势恢宏;“慎思堂”“冰凌阁”“小洋楼”“抱一书屋”等民居端庄典雅、风格各异;村内七十二条古巷,纵横交错于高墙深院之间,如同迷宫,充满神秘色彩。南屏还是《卧虎藏龙》《大清徽商》《苏乞儿》等多部著名影片的拍摄地,被誉为“中国影视村”。
塔川
塔川原名塔上,是黟县古村落的代表之一,与宏村“牛形”村落与西递“船形”村落不同,它是“蝙蝠形”村落,村形如蝙蝠,两边山坡像两只翅膀,中部隆起为身躯和头部,村形又似金簸,人称“金福(蝠)里”,意思是塔川人们多福多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