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节大方:16岁全国跆拳道冠军彭锦怡的传奇人生
12月3日,全国青年跆拳道锦标赛(甲组)在贵州省遵义市举办,大方籍运动员彭锦怡获得女子44kg金牌,这也是毕节市取得的第一枚跆拳道全国青年赛金牌,实现了毕节市该项目的历史突破。
比赛场上 (受访者提供)
彭锦怡练习跆拳道之路一波三折,父母本打算让她学舞蹈阴差阳错却入了跆拳道的门,曾经两次放弃,差一点就与跆拳道失之交臂。她从进入赛场开始,不管是商业赛、市级赛、省级赛、全国赛都拿过冠军,而且这还是在她有明显短板的情况下取得的成绩。
初见彭锦怡,是在她的启蒙馆——大方永煌跆拳道馆,看上去精神抖擞却略显单薄瘦弱。
聊起与跆拳道的结缘,彭锦怡娓娓道来。
全国赛颁奖现场 (受访者提供)
起念:缘于电影
2007年7月,彭锦怡出生于大方县六龙镇青林村,早些年父母就到大方县城开洗烫店养家,一家人的生活还可以。2018年3月27日,母亲黄梅带着彭锦怡和弟弟一起去参加业余文艺培训。“因弟弟体弱多病,打算报名学跆拳道。彭锦怡是女孩子,考虑舞蹈能对她培养气质、塑造体形等方面有一定的帮助,打算让她学跳舞。当时四楼是学跳舞的,五楼是学跆拳道的,彭锦怡硬是坚持要学跆拳道,我拉着她往四楼舞蹈班报名,她拉着要上五楼学跆拳道,母女俩拉拉扯扯在四楼和五楼之间来回好几次,最终在她的坚持下,姐弟俩一起报了跆拳道。”黄梅讲起当时的情况,还是忍不住开怀大笑起来。
平板支撑训练 郑吉军摄
彭锦怡为什么要坚持跆拳道,当时11岁的她没有向母亲讲明原因。
原来那时,林秋楠主演的电影《龙拳小子》上映热播,彭锦怡感觉电影里的主角好帅、好酷,很喜欢这部电影,从那时起便萌生了学跆拳道的念头。
彭锦怡说:“报名时看到有小朋友们正在练,感觉就是好厉害的样子,更加坚定了学习的决心,报名当天就直接加入训练,学习一些压腿、下叉、压韧带等基本技术。”
入门:一波三折
大方县永煌跆拳道的刘思田教练是彭锦怡的启蒙教练。提起报名时的情况,他还记忆犹新:“彭锦怡当时给我的第一印象是个子高、身体瘦,这样的体形对练跆拳道有先天优势,但在100多名学员中她看起来还是很平常。”
“但是彭锦怡在练了3个月之后,与其他学员的差距逐渐拉开了,才学了3个月的她比其他学一年多的学员成绩还要好。”刘思田继续说。
与启蒙教练刘思田推踢训练 郑吉军摄
按照刘思田的介绍,能达到今天的成就,与其天赋和自身刻苦努力分不开。“彭锦怡练跆拳道非常刻苦努力,平时要求做100个俯卧撑,她硬要做100多个。周末总是加班加点练,平时放学之后也会来练。只要有时间她就泡在武馆里,经常废寝忘食,很多时候是她妈妈打电话让我叫她回家吃饭。彭锦怡悟性很高,相关的技战术教了之后,基本上马上就能用。还记得教她后空翻时,我把方法、方式讲完,她就说,教练,我可以了。两分钟后自己就第一次完成后空翻。”
就是这样一个对跆拳道有着良好天赋又非常勤奋的人,差一点就与跆拳道失之交臂了。
那是在彭锦怡学习跆拳道一年后的2019年1月,六年级马上要小升初了。父母担心影响成绩,就做工作让彭锦怡放弃跆拳道,停止了大约1个月的时间。这段时间,彭锦怡还是利用到跆拳道馆接送弟弟的机会,默默地在旁边进行观摩体会,她练跆拳道的心从未磨灭。
这一切被细心的教练刘思田看在眼里,他为这块好料子而可惜,于是他把彭锦怡的痴迷反馈给彭锦怡父母,尝试着做他们的工作,让彭锦怡重返训练场。
功夫不负有心人,父母被彭锦怡对跆拳道的痴迷和刘思田的爱才之心打动,停了一个月后,彭锦怡恢复了正常的跆拳道训练。不难想象,如果当初不是她的执着和教练从中做父母的工作,彭锦怡将从此退出跆拳道,她的人生也将改写。彭锦怡的弟弟却因身体不适,在学习一段时间的跆拳道后就彻底放弃了,留下彭锦怡一路前行。
初战:出腿夺冠
彭锦怡第一次走上真正的赛场是在2019年8月参加贵阳跆拳道公开赛,来自全国各地武馆的2000多名选手参加了这场商业赛事,当时12岁的她参加的是32公斤级的比赛,一举夺冠,也一举成名。自此,彭锦怡开始在跆拳道界初露锋芒。
彭锦怡第二次夺冠,是在2019年8月毕节市跆拳道少年锦标赛上,此次赛事共300人参加,彭锦怡同样夺得冠军。从此,这个来自大方县跆拳道馆的女孩在毕节开始小有名气。
彭锦怡第三次夺冠,是2020年参加贵州省青少年跆拳道锦标赛,获女子丙组38kg冠军。
两年时间,彭锦怡从商业赛到市级比赛、省级比赛,三次参赛三次夺冠。
省运会海报图 (受访者提供)
在参加贵州省青少年跆拳道锦标赛前的2020年7月,彭锦怡被选拔到毕节市体育运动学校跆拳道队集训,也即市体校。从跆拳道馆来到市体校,使彭锦怡大开眼界,训练强度加大很多,训练也更专业。“400米长的操场,每天跑10圈,还要加上冲刺等,平均下来每天在5公里左右,力量上得到很大的提升;体校的设施更健全,深蹭架等设施一应俱全,腿部力量也得到提升。教练刘跃桧非常专业,也非常严格,给人的印象就是很‘凶’,在这样严格的要求下成绩提升很快。”彭锦怡说。
进入市体校跆拳道队集训的这段时间,使彭锦怡的成绩有了质的提升。彭锦怡坦言,在训练两个月后参加2020年贵州省青少年跆拳道锦标赛获得冠军,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这次集训。
2020年9月,彭锦怡正式就读于毕节市体育运动学校初中部并在跆拳道队训练,开始接受专业的训练培养。
进入市体校前,彭锦怡的父母曾经犹豫过,心里纠结究竟让不让彭锦怡去市体校。“一是纠结孩子的文化课成绩,担心以后考大学受影响;二是可怜孩子训练太辛苦。”黄梅说出了当时的纠结。
与母亲黄梅合影 郑吉军摄
最终,在彭锦怡的坚持下,父母选择了妥协,彭锦怡如愿就读于市体校。
此后几年,彭锦怡先后在2021年参加贵州省青少年跆拳道锦标赛中荣获女子乙组44kg亚军,2022年参加贵州省青少年跆拳道锦标赛暨贵州省第十一届运动会跆拳道测试赛中荣获女子乙组44kg冠军,2022年8月参加贵州省第十一届运动会跆拳道比赛中荣获女子乙组42kg冠军,成绩始终令人瞩目。
挫折:知耻后勇
2022年春节前夕,像上次一样,因为2023年底将举行全国青年跆拳道锦标赛(甲组),贵州省体育工作大队选拔苗子集训,这次彭锦怡也被选中。
这次集训,专业而严格,彭锦怡在一次与队友对抗交流中,鼻梁骨被折断,两眼肿起来,最严重的时候直接睁不开眼睛。彭锦怡舍不得耽误宝贵的训练时间,稍微休息两天后,继续训练。
2023年2月,彭锦怡正式选拔到贵州省体育工作大队,即贵州省队。
“如果说毕节市体校代表毕节最高水平的话,那么贵州省体育工作大队就代表贵州的顶尖水平。”彭锦怡的启蒙教练刘思田是这么认为的,他为彭锦怡能够被选拔到贵州省体育工作大队而骄傲。
下叉 横叉训练 郑吉军摄
2023年4月,全国青年跆拳道锦标赛的分站赛开始了。
第一站是在江苏无锡,这也是彭锦怡第一次参加全国性的大赛。面对吉林选手,彭锦怡因为缺少经验、过度紧张、不敢打、放不开,最终以一胜两负出局,无缘晋级,比赛生涯中,第一次遭遇挫折。
第一次参加全国性大赛就受挫,对彭锦怡打击不小,收获却很大。“感觉到全国赛与省赛的选手实力悬殊太大了,差别很大,自己无论在技能还是在经验上都还有很多提升的地方。” 彭锦怡说。
分站赛共有4站,彭锦怡在随后的几站比赛中成绩不算太耀眼,浙江杭州站获第五名,山东泰安站获第五名,山西太原无缘晋级。4个分站赛两个第五名,两次名落孙山。
成名:一飞冲天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 2023年12月全国青年跆拳道锦标赛(甲组)在遵义市举办,彭锦怡大放异彩。
此次比赛,彭锦怡一共打了四场。
第一场以2胜1负胜出;第二场直接赢前2局胜出;第三场以2胜1负胜出;第四场决赛彭锦怡越打越勇,以第一局9:2、第二局13:0大比分胜出,一举夺冠,第一次获得全国赛冠军。
全国赛获奖证书 (受访者提供)
这一次赛事,也成了彭锦怡人生的分水岭。
荣获2023年参加全国青年跆拳道锦标赛(甲组)女子44kg冠军后,彭锦怡达到授予国家一级运动员称号。
进入贵州省队似乎就有了进入国家队的敲门砖。
虽然这次获得了全国冠军,但彭锦怡感觉到自己还有致命的弱点,那就是自己的后腿根本没有发挥好。彭锦怡坦言,这次能拿到冠军,得分几乎都是前腿的功劳,自己对后腿没有信心,在这种大场合不敢轻易出招。
对于以后的打算,彭锦怡说:“今后,继续巩固强项,盯住自己弱项短板进行针对性的提升训练,尽量往高处走,争取进入国家队,为国争光。”
刘思田介绍,彭锦怡再往上走的路,就是进入国家队后参加亚运会和奥运会的跆拳道比赛。“彭锦怡在遵义的这次全国比赛我全程都在观看直播,她的前腿发挥得很好,特别是勾踢、侧踢发挥得相当不错。有的时候,弱项也是优势和潜力,正因为这样,她还有很大的开发潜力,如果再把后腿技术提升上来的话,进入国家队是很有希望的,希望她能走上更加广阔的赛场。”
与师弟师妹们合影 郑吉军摄
高子杰是贵州省体育工作大队教练,也是彭锦怡的现任教练,他对彭锦怡要求和训练都非常严格,并不满足于彭锦怡现在取得的成绩,抱有更大的期望。“彭锦怡虽然在本次全国青年锦标赛获得冠军,但年龄还小,今后可发展的空间还很大,也还有很多需要提升和完善的地方,今后的训练也会对她的短板进行针对性的解决,期待她能在近期的全国跆拳道总决赛上再创佳绩,期望她能踏踏实实做好每天的训练,不忘初心,继续前行,争取能为国争光、为省添彩、为己增誉。” 高子杰说。(郑吉军 钟 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