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花灯剧院青年编剧陈龙入选国家艺术基金2025年度青年艺术创作人才项目
贵州有着丰富的红色题材创作资源,无论是遵义会议,四渡赤水,还是南渡乌江等等,都在历史上书写了不朽的篇章。多年来生长在这片土地上的编剧们,将这些激动人心的故事化作笔下的灵感,成为舞台剧创作的优秀素材。其中,由贵州省花灯剧院青年编剧陈龙创作的《扁担银行》入选国家艺术基金2025年度青年艺术创作人才项目,也是该项目戏剧编剧类别全国仅入选的九人之一。
“首先要感谢单位的栽培与培养,”陈龙坦言道,“贵州省花灯剧院为青年主创搭建平台,锻炼人才,积累经验,能够取得今天的荣誉离不开单位的支持。”
谈及创作《扁担银行》的缘由时,陈龙表示,“扁担银行”在遵义地区广为人知,具有鲜明地域性。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之后,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的14名工作人员,就被编入中央纵队第十五大队,跟着中央主力红军开始长征。他们装备的“武器”不是长枪刺刀,也不是炸弹大炮,而是100多副扁担挑子。这支特殊的队伍被称为“扁担银行”。14名工作人员和上百名挑夫,带着新生国家的所有家当参与了长征。1935年10月19日,第十五大队随中央纵队一起到达了陕北吴起镇,经过清点发现,除了长征路上的正常开支,竟然没有损失一块银元。正是依靠这笔资金,国家银行保留了重新起家的资本。
《扁担银行》特殊的金融视角,是对相关题材的一次开拓与尝试。让观众从与众不同的角度了解到这一段历史,了解到红色金融的特殊历史使命,起到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陈龙更表示“《扁担银行》将以花灯戏的方式呈现。我本身是剧院培养出来的编剧,用本土剧种表现本土题材,是我应尽的责任。接下来,我将会投入到剧本的撰写中,尽我所能创作出不负期待的作品。”
陈龙
多年来陈龙笔耕不辍,作品遍布贵州、四川、江苏、安徽、海南、河南、江西等多地。曾荣获并入选中国文联2020青年文艺创作扶持计划资助项目,“戏剧中国”2019年度作品征集优佳剧本,第十届中国黄梅戏艺术节,2022年四川省重点签约剧本,金画眉全国优秀儿童剧本征集“特别优秀儿童剧本”,江苏省第三届“戏剧小戏小品”展演优秀编剧奖、优秀剧目奖,浙江文联“小康颂”小戏小品剧本征集第二名,第七届贵州省文艺奖广播类二等奖,第八届贵州省文艺奖戏剧类三等奖,贵州省首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微电影(微视频)征集展示活动微电影类二等奖等奖项。部分作品并于《剧本》《新剧本》等杂志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