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市花溪区人民法院丨谎称父亲患癌?家委会成员卖惨借钱 实为大忽悠

贵州广播电视台产经事业部 | 2024-08-01 16:24

大家平时网上冲浪的时候,应该经常能看到各种因家人生重病或者遭受自然灾害急需用钱,向亲戚朋友或网友求助的视频或帖子吧!这本是件利用互联网流量帮助有困难人的好事,但有些不法分子把这个当做赚钱路子,为赚钱而卖惨,为卖惨制造惨,甚至不惜把家人当作赚取流量的工具。

案情简介

近日,贵阳市花溪区人民法院受理了一起民间借贷纠纷案件,该案中原被告女儿是一名学生,被告是原告女儿学校班级家委会成员,平时交收班费均是与被告对接,两人互为微信好友,但原被告未曾见过面。某日原告在家看到被告朋友圈,称其家人住院,原告遂主动联系被告询问情况,在被告说明情况后,原告主动借款10000元给被告,双方约定第二天返还。后原告多次催要被告还款,被告均以各种理由拒绝还款,原告无奈将被告诉至贵阳市花溪区人民法院。

法院审理

审理中,法官要求原告对主动借款作出解释,原告陈述因本人曾经有过经济困难的时候,故当时看到被告朋友圈后同情心泛滥主动借款给被告。之后原告曾在某商场遇到被告母亲,当提及被告父亲患癌事宜时,被告母亲陈述其父亲身体健康,未曾患病,被告朋友圈陈述的其父亲患癌并不属实。

法院判决

法院受理本案经研判案情后认为,合法借贷关系受法律保护,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全面履行自己的义务,遵循诚信原则。原告提供证据证实出借款项给被告,被告在取得借款之后,没有按照约定全面履行还款义务,其行为已构成了违约,对于原告主张被告偿还借款本金10000元及支付资金占用费,符合法律规定,法院予以支持。判决后该案已产生法律效力。

法官提醒:

卖惨借钱多出现在社交媒体上,这是一种不法分子利用人们的同情心来达到个人目的的行为,通常涉及编造或夸大个人困境,以获取他人的经济援助,无偿获取资源和帮助,这种行为不仅损害了受害者的利益,也破坏了社会的信任基础。

为防止这种骗局,大家平时可以多观看一些普法视频,提高自身对各类骗局的认识,增强自己的防范意识,切勿轻信未经证实的信息,避免受骗。下一步,贵阳市花溪区人民法院将立足审判职能作用,增加普法内容的多样性和趣味性,保护公众的利益不受侵害。请善良的人们,擦亮眼睛,将你们的善良传递给真正需要帮助的人。

通讯员:李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