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说夜郎丨“盆满钵满”一词,来源难道是这种汉代器物

撰文:龙虎 | 2023-01-03 21:00

以文物立足,以史料为盾,

虎视牂牁,鹰瞵万峰,解读历史。

“钵”这种器型,我国新石器时代就已经大量出现,最早是陶器,主要用途是盛食和盛水,但“钵”字却出现在相对较晚的经书中,属外来的梵语音“钵多罗”,原意是指佛家的比丘(即已经成年并接受了戒律的出家男子)“持钵受食”。从唐代开始,“钵”字大量出现在诗词中,描写的都是和尚或僧人。如盛唐时期孙逖的“持钵何年至,传灯是日归”,崔颢的“竹房见衣钵,松宇清身心”,岑参的“今旦飞锡去,何时持钵还”等等。南方地区考古发掘出土的汉代青铜钵,通常为平底或假圈足,浅腹,大小适中,但器口多微微外敞,和今天寺庙中使用明显敛口的钵器略有不同。文物定名时,常常容易与作为水器的铜洗、铜盆和作为食器的铜碗等器物混淆。普遍的判断依据,铜钵比铜洗和铜盆小,高度与铜盆类似,但明显比深腹铜洗矮,又略高于浅腹铜洗。相对铜盆明显的宽沿,铜钵基本无沿或是圆唇短折沿。与铜碗比较,铜钵要大些,主要区别在器底,铜碗通常有明显的圈足,圈足相对较高。铜钵则是平底或比较矮的假圈足。但因各地认知不同,故在博物馆展览时,称碗、洗、钵、盆的均有。

1987年,贵州兴仁交乐6号墓和7号墓分别出土一件东汉铜钵,大小一样,高度均为7.8厘米,口径20厘米。口微外敞,下腹内收,假圈足,足径12厘米。器身有凸旋纹数周。6号墓出土铜钵内底正中心位置,还焊嵌一枚五铢钱。当然,这并不是个例。据江西省博物馆官网介绍,该馆藏有一件1974年从吉安永新县废品仓库拣选的铜钵,微侈口,腹微收。腹部饰弦纹,器内底裂纹明显,正中装饰一凸形五铢纹。此器与交乐出土的几乎完全一致,假圈足平底上还附有三个乳形小支钉。大小也几乎相同,高8厘米,口径20.4厘米,足径13厘米。该废品仓库同时拣选的另一件铜钵,器型完全一致,上有“永元七年”字样的铭文,即公元95年,可知时代属东汉中期。

铜钵 交乐6号墓出土

铜钵 交乐7号墓出土

五铢纹 交乐6号墓出土

位于江西南大门的赣州,也曾出土器型完全一样的汉代铜钵,腹部饰凸弦纹,内底正中,依旧饰有一枚五铢纹。1986年广西湛江海康县,发现一件六朝时期的铜钵,器身饰凸旋纹三周,内底正中有一五铢图案。此外,广西梧州市博物馆藏有一件1973年出土的铜钵,器型大小与上述大体一致,同样内底装饰五铢纹。中国钱币博物馆藏的一件铜钵,也是在器底正中装饰五铢纹,只是该器稍小,口径为16厘米,高仅6.6厘米。现在问题来了,为什么古人喜欢在铜钵上铸造一个五铢纹呢?

五铢钱因面文“五铢”二字,又重如“五铢(约3.25克)”而得名。始造于西汉武帝时期,直到隋朝都还发现继续铸造使用,历时七百余年。尽管各时期板式不同,略有差异,但当之无愧是我国古代使用时间年限最长的钱币。把五铢纹铸造在青铜器或陶器上,虽然不算常见,但也零星有一些,青铜器稍微更少一点。如巴蜀地区出土的一些摇钱树、广西岑溪出土的铜鼓、江西瑞昌出土的铜洗、贵州松桃木树乡出土的虎钮錞于等青铜器,都曾铸造或镌刻有五铢纹,不过这些五铢纹并不单一,而是经常配合诸如鱼、波浪等其他纹饰,而青铜钵上的五铢纹相对简单和干净,位置也非常固定,就是一枚,位于器内底正中心。当然,五铢纹无论使用在青铜器还是陶器上,寓意估计都大同小异,就是象征财富。但值得注意的是,这种装饰五铢纹的铜钵,出现这样多例,会不会是古人想表达的一种特殊含义呢?

今天有个形容赚钱的词,叫“盆满钵满”,这话最早是流行于两广一带的南方方言,起源不详。巧合的是,这个方言和今天岭南地区发现的这些五铢纹铜钵,同属百越文化的范畴。贵州交乐汉墓尽管不属于岭南地区,但出土的这种铜钵,受到两广越文化的影响,则是显而易见的。明代早期,江南水乡推出了聚宝盆一词,难道这种器物就是岭南地区的古人想表达的汉代聚宝盆?答案尽管不得而知,但借花献佛是可以的。新春到来之际,借助动静平台,恭祝大家在新的一年,“盆满钵满,万事圆满”。

岭南地区出土的五铢纹铜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