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静健康 | 情绪稳定也分真伪,你是真情绪稳定吗?快来测测!

大健康事业部转载自健康报 | 2023-12-14 14:53

年底了,年初定下的学习计划完成了吗?减重目标达到了吗?阅读计划都完成了吗?这些都可能让你感觉到压力,容易让你产生焦虑、易怒、疲劳等负面情绪,导致情绪不稳定。不稳定的情绪无论是在工作或者生活中都会影响到身边的人,给人带来不好的感受。

年底了,是时候收拾好过往的心情,带着一份好心情奔赴未来的旅程。

  想要情绪波动小,先得学会接纳  

情绪稳定是指个体在面对各种情绪激发因素时,能够保持相对平静和稳定的情绪状态。它并不意味着完全没有情绪波动,而是情绪的波动幅度相对较小,不易被外界事件或他人的情绪所影响,从而产生过度激动或过于消沉的情绪反应。

情绪稳定的人能够采取健康的情绪管理策略,通过接纳、重新评估、解决问题的适应性策略来调节情绪。具体来说,情绪稳定的人能及时觉察并且全然接纳自己的所有情绪,即使产生负性情绪也不会选择对内批评和指责,而是选择直接面对负性情绪。但是,他们不会让自己陷入情绪旋涡太久,会努力找出负性情绪产生的原因,积极地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然而,有些人看上去温和,不会表达出激烈的情绪,实际上他们可能是出于自我保护、社交需要或其他原因,通过否认、压抑、回避情绪,掩盖自己真实的情绪反应来维持表面上的稳定。这种假装的情绪稳定,我们可以理解为伪情绪稳定。这些不良的情绪调节模式,会导致情绪积累到失控和爆发,对个体的心理健康和人际关系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真正的情绪稳定是建立在健康的心理状态和情绪调节能力上的,它需要个体能够真实地认识和表达自己的情绪,并且能够适当地应对和调节情绪。

  正视自己的情绪,找到内化动力  

保持情绪稳定是一个个体化的过程,因为每个人的情绪调节方式和需求都可能不同。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方法,可以帮助我们保持情绪稳定。

自我观察和认知:学会观察自己的情绪,了解情绪的起因和变化。更好地理解、接受自己的情绪,对当下的情绪进行重新评估,采取相应的调节措施。

情绪表达:找到适合自己的情绪表达方式,比如通过与他人交流、写日记、绘画、运动等方式来释放和表达情绪,避免压抑情绪。

情绪调节技巧:深呼吸、放松训练、冥想、正念等,这些情绪调节技巧可以帮助你平静下来,减轻压力和焦虑。

健康生活方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包括充足的睡眠、均衡的饮食、适度的运动和休息。这些可以提升身体的健康状况,有助保持情绪稳定。

寻求支持:与亲朋好友、心理咨询师交流,分享自己的情绪和困扰。他们的支持和理解可以帮助我们缓解情绪压力,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积极思考:培养积极的思维方式,关注自己的成就和优点,学会从困难和挫折中寻找成长的动力。

  延伸阅读★★★  

  情绪稳定也分真伪  

是真情绪稳定还是伪情绪稳定,可以通过以下几个问题来简单测试一下(问题和答案仅供参考)。

🌟在一段亲密关系中,如果你觉得他忽视了你的感受,你会下意识地

A.否认自己的感受,认为自己不应该有这样的想法。

B.陈述对方不在意自己的事实,告诉他自己的感受,并告诉他希望他怎么做。

解析:真情绪稳定的人认可负性情绪的价值,不会被负性情绪裹挟,能利用它来了解或激励自己。伪情绪稳定的人对于表达情绪的态度很不成熟,认为自己不应该有负性情绪。

🌟你今天在社交场合出了糗,晚上入睡之前,你会想到什么?

A.坦然面对,谁没有出丑的时候,先躺一步了,今天能睡8小时。

B.反复回味自己出丑的场景,感到自责,并担心自己给朋友留下不好的印象。

解析:真情绪稳定的人很少回避糟糕的情绪,会坦然面对已然发生的愉快或不愉快的事件。伪情绪稳定的人会反复思考以往的过失和错误,时不时陷入负性情绪的旋涡,难以自拔。

🌟如果你发现自己最近处于“低能量状态”,你会怎么做?

A.认为自己的情绪有低谷期很正常,该吃吃、该喝喝,适当运动放松。

B.觉得自己最近太颓废了,是“国家一级保护废物”。

解析:真情绪稳定的人内外保持一致,情绪流动性更强,不容易因为情绪的变化而生病。伪情绪稳定的人表面上看起来若无其事,但内在压抑的情绪容易让他内外失调,身体出现情绪性疾病。

🌟当你面对好朋友的负性情绪时,你会怎么做?

A.觉得对方情绪化,太脆弱,这些都不是事,转移话题。

B.温柔地问“最近发生了什么,是否愿意跟我多说说”,并给予拥抱和安慰。

解析:真情绪稳定的人能察觉自己的情绪,也能留心到他人的情绪变化,帮助他人排解情绪。伪情绪稳定的人不仅压抑、忽略自己的情绪,还会压抑、否认身边人的情绪,增加他人情绪失控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