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谟布依 温暖沃土
望谟,是一片充满原生态气息、富有野性美的广袤土地,这里民族文化保存完善,民族风情浓郁。
望谟县隶属于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位于贵州省南部,黔西南州东部,东与罗甸县接壤,南与广西乐业县隔红水河相望,西与贞丰、册亨两县以北盘江为界,北与紫云、镇宁两县毗邻,总面积3018.44平方千米。
油桐花
望谟县被誉为“中国油桐之乡”。三月的望谟,油桐花盛开,村村寨寨处处“阳春白雪”,仿如飞雪片片,覆盖山头。油桐花全身是宝,桐油为油漆、印刷油墨的优良原料;树皮可制胶;果壳制活性炭;根、叶、花,果均可入药。
布依刺绣
贵州黔西南是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布依族,其手工纺织刺绣彰显着独特的民族、地域、文化特色。在贵州望谟昂武,布依族妇女们善于纺纱织布刺绣,已有上千年历史,底蕴深厚,远近闻名,其工艺精湛,布纹有理、针法细腻,布色搭配鲜明合理,在布上所绣花鸟栩栩如生,立体感很强,有很好的透视效果。
翘嘴鱼干
望谟县昂武镇红湖村,一些从事加工鱼类产品的人家趁着当日的晴好天气忙着晾晒翘嘴鱼。铺滿翘嘴鱼的晒鱼场呈现一派繁忙景象,鱼干银光闪闪似一道亮丽的风景。
桑郎镇兴合村蛮王城遗址
桑郎历史悠久,文化底蕴厚重。据《望谟县志》记载,桑郎一名始于汉朝,距今已有二千一百多年的历史,现存古迹有蛮王城遗址、青铜古钟、七星桥等。
布依三月三
每年农历三月初三,在被誉为“布依圣境”的望谟县,都有成群结队的布依族男男女女,身着美丽大方的民族服饰,头上插着枫香树叶,手上拿着糠包、花朵,让村村寨寨都在浓厚的“三月三”节日氛围中。
打易圣境峰
贵州深山历藏好茶,在地处我国西南的“中国紫茶之乡”——望谟县,有一座海拔1500米的打易圣境峰,北纬27度的高山之巅,长年云雾袅绕,方圆百里满是青山绿水,形成了独特的高山小气候。上世纪70年代留下的野放紫茶,在这最适宜茶叶生长的环境中,保持了茶叶的花蜜香、熟果味,孕育出了独特的口感,其韵质朴守中,更体现了布依森林人的勤劳智慧。
彩虹布依
望谟县打易镇长田村是一个布依村寨,但这里的布依族服饰与其他地方截然不同,古朴、考究、独特,是这里布依族群众给人的第一印象,在藏青、深蓝或浅蓝色土布为主料的服饰上,镶有五彩斑斓各色图案的花边造型,独特又美观,乍看之下,这里的布依族仿佛把彩虹穿在了身上。
卡法村
卡法村是红七军曾经生活、战斗过的地方,也是贵州第一个连队支部——黔桂边委卡法连队支部的诞生地。为纪念红军卡法连队,2005年,望谟县在卡法连队支部原址修建了“红军卡法连队支部旧址”纪念馆,作为革命传统教育基地。2007年,该旧址被黔西南州列为水墨金州十八景之一;2009年5月,被黔西南州委、州政府命名为黔西南州第一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14年6月,被中共望谟县委、望谟县人民政府命名为望谟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望谟党员干部革命传统教育基地、望谟中共党史教育基地、望谟廉政教育基地、望谟国防教育基地、望谟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基地。
边饶镇
边饶镇是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望谟县下辖的一个镇级行政单位,由原坎边乡与岜饶乡合并而成,距望谟县城59公里,距州府所在地兴义市256公里。主要居住着布依族、瑶族、苗族、汉族等民族。
红水河
红水河是中国珠江水系干流西江的上游,位于贵州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之间。源头出自云南省曲靖市沾益区马雄山,称南盘江,南流至开远折而东,至望谟县与北面来的北盘江相会,始称红水河,因流经红色砂贝岩层,水色红褐而得名。
七星桥
七星桥位于望谟县桑郎镇桑郎寨东,横跨桑郎河,始建于清道光三年(1823年),由群众捐资献劳,雇请工匠修建。桥长62米,宽7米,为七孔石桥,故称“七星桥”,古人有诗赞道:“数定天星建此桥,百丁施力架虹桥腰。王宫有缺人工补,名与山河万古标”。
桑郎峡谷
桑郎峡谷位于桑郎镇西北面的桑郎电站以上河段,峡谷两山对峙,绝笔入削,谷内怪树奇藤缠绕共生,自然风光令游人赞不绝口。离峡口不远处,便是桑郎电站大坝拦蓄河水形成的瀑布,远远望去,犹如一道悬挂的珠帘,甚是壮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