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个世界防治结核病日丨“青少年健康素养提升 春季校园传染病防治”专题讲座圆满落幕

贵州广播电视台音乐事业部 | 2023-03-24 18:08

春季是传染病的高发季节,而免疫力低的人易被流行性疾病感染,学校内人员密集,一旦出现传染性疾病,容易造成人际间传播,对师生工作学习带来不利影响。2023年3月24日是第28个世界防治结核病日,贵州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贵州广播电视台音乐事业部、贵州师范大学联合举办“青少年健康素养提升——春季校园传染病防治”专题讲座,旨在进一步提高青少年健康素养,普及校园传染病防治知识。

本次讲座特邀贵州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健康促进与宣传教育所副所长、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贵州省健康科普专家陈慧娟、贵州省疾控中心传防所主任医师、贵州省健康科普专家黄艳萍作为主讲人,就大家关心的问题展开一系列的分享,并通过此次科普,提高师生对春季传染病的认识和自我防护意识,对提升学生的健康素养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也为学生在学校健康幸福成长保驾护航 。

贵州省健康科普专家陈慧娟:“我国是全球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之一,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一种古老的呼吸道慢性传染病,肺结核患者咳嗽、咳痰、打喷嚏、大声说话时,会把带有结核菌的飞沫播散到空气中,被周围人群吸入而产生感染。但并不是所有人感染了结核杆菌都会发病,部分潜伏感染者的机体能自动清除病菌,更多人潜伏感染的状况可持续数年甚至一辈子也不会发病。如果发展为活动性肺结核,治愈的关键是遵循早期、规则、联合、适量、全程的治疗原则。”

“预防肺结核,还需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勤洗手,多通风。平时要强身健体,增强免疫力,易感人群应尽可能避免到人多的地方,积极治疗原发疾病。还应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不随地吐痰,打喷嚏时要用纸巾、手帕或肘部捂住口鼻,避免面对他人。”

贵州省疾控中心传防所主任医师、贵州省健康科普专家黄艳萍:“当前正是我国流感高发的季节,流感主要以打喷嚏和咳嗽等飞沫传播为主,还可以经口腔、鼻腔、眼睛等黏膜直接或间接接触可感染,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等途径也可感染。所以,日常一定要注意保持手卫生和咳嗽礼仪等良好的卫生习惯,在流感流行季,尽量避免去人群聚集场所,避免接触有呼吸道症状的人员。目前,接种流感疫苗是最有效的预防措施,可有效避免流感的感染。”

第28个世界防治结核病日,通过"青少年健康素养提升 春季校园传染病防治"专题讲座,同学们对常见传染病有了更深的认识,并且明确了传染病是可防可控的。良好的身体素质是未来发展的保障,希望大家在学习生活中也要注意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不断提升健康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