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航海与山水碰撞,会遇见一个什么样的贵州
提起贵州,你会想起什么?
是春晚爆火的《上春山》,还是折耳根爱好者的天堂,亦或是年平均气温16.9℃,被称为“中国凉都”的夏日避暑胜地?
如果只知道这些,那你太低估贵州了。
01 出乎意料的CP组合,你猜到了吗
从常常内部讨论应该读黑吉辽还是辽吉黑的东北三省,到热爱面食和牛羊肉的陕甘宁,再到近年来屡屡被网友调侃的华南F3、西南F4、山河四省,“兄弟省份”一直都是一个颇为经典却又时不时能制造“新梗”的论题。
在大众的普遍印象中,能够成为兄弟的省份之间必定存在着某种联系——至少得有相邻的地理位置以及相似的语言、文化和风俗。
但是,又有谁能想到,中间隔着一个省份,无论是语言、饮食还是文化习俗都毫无关系的广东和贵州竟然是一对隐藏的兄弟省份?
3月19日,在2024多彩贵州文旅推介(广州)暨贵州旅游新产品交易会上,贵州面向广东省推出“四免一多一减”的文旅优惠,即2024年3月19日至12月31日,广东省居民凭有效身份证件(身份证、户口簿、居住证、暂住证)可享受贵州全省国有A级旅游景区门票免费优惠(不含特许经营项目)。
“贵州和广东的相遇,跨越古今、联通山海、极不平凡。因为‘一条江’‘一段路’‘一件事’而不平凡。”推介会上,贵州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卢雍政这样介绍贵州和广东的血脉情深的缘分。
而贵州与广东的缘分,要从这条跨越滇、黔、桂、粤、湘、赣六省(区)及越南部分地区,最终在珠江三角洲注入南海的珠江说起。
从云南曲靖马雄山的南盘江往下,上游水流在黔西南与北盘江合二为一成为红水河,汇入西江干流。作为珠江奔流向海的第二站,潺潺流水在这片大地上勾勒出奇山秀水,贵州相映成趣的山水也成为了下游珠江三角洲的重要生态屏障。
沿着这条河流,粤黔人民的交流往来不绝。
据司马迁《史记》记载,早在2000多年前,广东和贵州作为西汉的南隅和西南隅,就有着深刻的交流。在随后不同历史时期,两地保持着密切的经济、文化来往。
公元前135年,官吏唐蒙受出使南越。在一场宴席上,他品尝到一种名为枸酱酒的甘美酒水。几经了解,才得知此酒产自蜀地,从蜀地经夜郎的牂牁江(今北盘江、红水河),再运到番禺。唐蒙将此酒带回长安敬献汉武帝,汉武帝饮而赞“甘美之”,并任命他为郎中将,开通连接西南地区的夜郎道。
1889年,贵州贵阳人李端棻在出任广东乡试主考时发现参加乡试的考生梁启超。李端棻对这个才华横溢的考生颇为欣赏,并将堂妹许配给梁启超为妻。
1996年,中央实施东西部扶贫协作战略,深圳对口帮扶贵州省毕节市和黔南州,拉开了粤黔两省对口帮扶工作的序幕,唱响新时代粤黔协作。2021年,中央重新调整新一轮东西部结对帮扶关系,决定由广东继续帮扶贵州。贵州与广东再次携手,续写互利共赢的新篇章。
今年6月,贵州省党政代表团来广东考察,两省在广州召开粤黔东西部协作联席会议,就进一步谋深做实粤黔协作工作进行对接交流。
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的贵州与改革开放前沿的广东这对意料之外的“兄弟省份”,以“广东所需,贵州所能”“贵州所需,广东所能”为主线,从产业发展、消费协作到就业稳岗、教育医疗等方方面面开展合作。针对贵州丰富的资源,广东采用“广东企业+贵州资源”“广东市场+贵州产品”“广东大脑+贵州中心”等模式,实现优势互补,合作共赢。
广药集团王老吉+贵州刺梨=刺柠吉 图源:刺柠吉
02 贵州的两江旅游,什么时候才能火
被崇山峻岭环抱着的贵州仿佛是这个快速发展世界的沧海遗珠。这里山峦纵横,河流交错,四季分明,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全省森林覆盖率达58.1%,在这里徒步,仿佛置身于天然氧吧……这气候条件,谁来了都得感慨一句“舒服!”
除了天气,贵州的自然景观更是让人叹为观止。
坐落在贵州东南部的苗岭,是珠江和长江的分水岭。苗岭以北的贵州属于长江流域,苗岭以南,属于珠江流域。这两条河流孕育的两岸秀丽风光,宛如一幅连绵不绝的中式山水画。
贵州梵净山的“佛光” (图源:视觉中国)
在铜仁,有一座拥有两千多年历史的佛教名山。由于这里风光神奇,与佛教文化十分契合,久而久之,成为僧众向往的“梵天净土”,故正式得名“梵净山”。山体海拔2572米,从山脚出发,半天就能到达红云金顶(2024年景区对属龙的游客施行免门票政策,属相为龙的朋友们可以冲一波了~),运气好的话,还能看到“佛光”。
武陵山脉最高峰(图源:视觉中国)
如果说攀爬陡峭山峰是一场具有冒险性质的户外运动,那么能够看到“地下山峰”的织金洞则是一个颇为安全的猎奇选择。
位于毕节市的织金洞是中国目前发现的一座规模宏伟、造型奇特的洞穴资源宝库。织金洞被誉为“岩溶瑰宝”“溶洞奇观”,规模宏大,色彩纷呈,洞中遍布石笋、石柱、石芽、石旗等四十多种洞穴堆积物,岩溶景观千姿百态。
从织金洞往南87公里,就来到了六盘水市的牂牁江。六盘水市横跨长江、珠江两个流域,拥有十分丰富的水资源和旅游资源,也是贵州“中国凉都”的中心。
牂牁江四面崇山峻岭,悬崖陡壁,仅有一条形似布袋口的打铁关路。宽宽的牂牁江,从千山万壑中奔腾而过,冲刷出一道道独特的风景,赤壁峡谷、白玉峡谷、金条峡谷、玄武石峡谷、双猫守江峡谷,雄奇险峻。
在这里,仿佛可以看到《史记》中描述的夜郎国,“夜郎者,临牂牁江,江广百余步,足以行船。”
传说夜郎王室后裔所在的木城村,如今就坐落在牂牁江畔。这里家家煮酒、户户熬糖,空气中弥漫着甜腻微醺的香气。在木城村里漫步,呼吸充满浓郁木城布依风情的空气,体验热带蔗林风光异国风光,不失为牂牁江景区的另一种玩法。
贵州最不缺的就是天下奇观,光是珠江水系,就有名扬中外的黄果树瀑布、落差一千米的马岭河峡谷、还有许多人来贵州必打卡的大小七孔……这是属于贵州人民的凡尔赛。
三百多年前,徐霞客面对气势恢宏的万峰林,发出“天下山峰何其多,惟有此处峰成林”的赞叹。
万峰林,形如其名,气势磅礴,景观奇特,包括但不限于峰、龙、坑、缝、林、湖、泉、洞等地形,是国内最大、最具典型性的喀斯特峰林。
人们根据峰林的形态,将其中的峰林分为列阵峰林、宝剑峰林、群龙峰林、罗汉峰林、叠帽峰林等五大类型,每一种峰林都各具特色,既独立成趣,又与其他类型的峰林相辅相成。形形色色的峰林仿佛是造物者的神作,连绵不断的山峰衔接起田野与天空,看似无心的一笔中却又暗藏玄机。
03当航海文化与贵州山水碰撞,会产生什么样的火花
贵州是联合国世文会确定的“全球十大旅游首选地”之一的地方,也是被《国家地理》评为“中国最美的地方”之一的旅游地。
作为我国唯一一个没有平原地形的省份,贵州群山巍峨,瀑布飞泻,峡谷幽深,是喀斯特地貌“雄、奇、险、绝、特、美、广、全”的绝佳诠释。
2016年,贵州省开始探索“航道+旅游”的融合发展模式,依托水运通道,结合沿岸红色文化、民族文化、景区等旅游资源,打造“贵州奇境——神奇喀斯特”“大美乌江”“长征在贵州—伟大的开始”等特色线路。
8年过去,贵州“航道+旅游”融合发展成效初显。截至2023年7月,贵州省建成旅游航道里程642公里,旅游航线46条,旅游客运码头92座,旅游客船1150艘,客位数22195个,旅游航道沿线辐射贵州省27个县。
旅游航道的建设,有力促进了“航道+旅游”融合发展,航运旅游业发展取得初步成效。贵州“航道+旅游”的发展模式在拉动沿江经济社会发展,带动沿岸群众致富方面发挥了较好的作用。
7月11日是第20个“中国航海日”,本次“中国航海日”珠江片区活动主会场将来到地处黔中腹地的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瓮安县。
瓮安是黔中腹地水陆富集的枢纽城市。地处乌江中游,铁路、公路、水路立体交通网络日臻完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初步完成。瓮马铁路、贵阳至瓮安、道真至瓮安、江口至瓮安、马场坪至瓮安、开阳至瓮安以及遵余高速(瓮安段)相继建成并投入运营,形成“六高一铁”“黔中大十字”的交通格局。
瓮安是绿色森林城市。瓮安物华天宝,资源富饶。江界河畔、朱家山上,山清水秀,郁郁葱葱;茶旅小镇,茶中有林,林中有茶,茶文化与自然生态融为一体;穿洞瀑布,洞壁葱茏,苔衣蓉蓉。
瓮安也是红色革命老区。红军长征曾四过瓮安,在这里召开了彪炳史册的猴场会议,彻底解决了路线方向问题,重申恢复了党指挥枪的光辉原则,赢得了长征以来的战略主动。
想知道当航海文化与瓮安山水相遇,会碰撞出什么样的火花吗?这个夏天,和我们一起关注“中国航海日”珠江片区活动,走进瓮安来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