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贵州 | 环佩叮当的“记忆”——苗族银饰
苗族银饰与苗族刺绣、苗族印染等共同构建了苗族服饰文化,苗族银饰不能仅作为单纯的工艺品、装饰品而独立存在,实际上他们都离不开苗族文化的土壤,根植于民族图腾、宗教、历史、民俗生活,具有较大的社会功能和深刻的文化内涵。
苗族喜爱用银的观念,盛行用银的习俗,不仅是人们坚信将银饰品挂满全身能驱邪避灾,并且,还体现出浓郁浪漫色彩的审美理想和美好愿望。“物必有意,意必吉祥”,人人都想讨个吉利,中个头彩,实现心中美好的愿望。这也是佩戴苗族银饰的习俗能够在民间经历千年,经久不衰的重要原因之一。
苗族传统用银的观念依据用银的多少,衡量人们所处的地位和等级,银饰也是富有的一种象征。当地有“以多为荣,以重为富,以满为美”的说法。苗族银饰锻制技艺是否精湛,也能体现出银饰佩戴者家中银匠技师的水平和实力。这种用银来亮家底的习俗,一方面与历史上用银币做货币有关,另一方面也与历史上频繁的迁徙使得苗族人没有相对固定的家园有关,所以一旦有了些积蓄,不去建房买地,而是积蓄银两,当战争来了,可以背银就逃或是埋入土中,困难时自救。
另外,由于苗族无文字,他们在长年的迁徙和战争中,一次次被迫背井离乡,四处漂泊,他们将经历编成古歌传诵,并将其化作繁复的图腾装饰,锻制成银饰或刺绣,穿戴于身。因此,我们现在看到的每一件的苗族银饰和刺绣服装都宛如一部美丽的史书,他们不仅传递苗族历史文化信息,并时时提醒着苗族的子孙不忘过去,不忘本源,每个苗族人都有义务使其历史与文化能够千古流传。
声音贵州 讲述贵州声音
展示贵州生态文明
宣传贵州乡村振兴
贵州广播电视台三农事业部声音工作室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