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提案:你家小区的停车场收费定价合理吗?
随着私家车保有量的增长,住宅小区停车费价格也成为了居民十分关注的问题。在今年两会上,省政协委员蒋海波带来的提案是,《关于完善贵阳市住宅小区停车场收费有关制度 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建议》。那么,住宅小区停车场收费该如何规范,价格到底谁说了算?
省政协委员、贵州省消费者协会投诉与商品服务监督部主任蒋海波告诉记者,他经过调研了解到,2013年2月,贵阳市物价局出台的《贵阳市物价局关于调整贵阳市机动车停放服务收费标准及相关规定的通知》中规定,机动车停放服务收费分为政府定价、政府指导价和市场调节价三种,而住宅小区停车场收费被列入政府指导价管理,规定小区室内停车场收费200元/月,机械式升降停车场320元/月,贵阳市住宅小区的停车场管理和收费均按此执行,发生纠纷的情况较少。
省政协委员蒋海波的提案中提到,在2014年12月发布了《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放开部分服务价格意见的通知》,根据其中住宅小区停车服务收费的有关精神,我省分别于2018年5月和2019年3月先后出台了《贵州省机动车停放服务收费管理办法(试行)》、《贵州省停车场管理办法》,其中规定住宅小区专有停车位停车收费,由所有权人、小区业主、物业服务企业和专有车位使用人共同协商确定。蒋海波:
“这两个文件实施以后,很多的物业和房开商认为,政府对价格已经放开了,那么就要按照政府文件要求,根据停车场的建设成本来决定停车场的收费标准。但是小区业主就觉得调整后的价格过高,坚决不同意收费标准,由此产生了很多的矛盾。”
由于各方利益所在,分歧难以协调导致纠纷易发。省政协委员蒋海波说,他了解到在去年,贵阳市国际城、智慧龙城、溪山御景、保利紫薇郡等多个小区就出现了因为停车费涨价发生纠纷的事件,这也成为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不利因素。蒋海波委员还提到,在《贵州省机动车停放服务收费管理办法(试行)》第五条中有规定,“协商如不能达成一致意见,各方可共同邀请具有社会公信力或各方认可的第三方机构进行评估或听证,以评估或听证结果为参考进行协商”,但现实的情况比较尴尬。蒋海波:
“但是实际上来说具有社会公信力或各方认可的第三方机构,这个机构几乎是找不到的。实际上如果协商不成,就定不成了,就没有另外一条路来定这个价格了。”
那么,住宅小区停车场收费该如何规范,价格到底谁说了算?省政协委员、贵州省消费者协会投诉与商品服务监督部主任蒋海波建议,政府有关部门应高度重视住宅小区停车收费问题引发纠纷带来的社会风险,出台有关补充规定,尽快确定协商不一致的最终裁判者和定价原则,让冲突各方有路可走。同时,他还建议政府有关部门比照政府指导价调整政策,制定出台住宅小区停车收费价格调整工作流程,明确价格调整有关程序,确保停车价格调整有序进行。蒋海波:
“建议政府有关部门要统筹考虑居民、物业、房开等多方面利益,科学制定收费制度,参考重庆市、西安市等城市的做法,在双方协商不一致时由各区政府出台指导价,或者出台封顶的价格上限。你不可能让房开或者物业比如500元、800元这样的定价,总要有一个封顶的价格限制。我认为,停车场收费有一定的公益属性,并不是一个纯商业的行为,和我们民生密切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