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州市:开展役前教育,助力青年开启从军路
清晨的乌蒙山雾气未散,盘州市民兵综合训练基地已响起嘹亮口号。一群青年褪去稚气,在模拟军营中上演现实版“变形计”:曾组队打游戏的张家兄弟在训练场比拼体能,二次入伍青年带着建军百年之约重回军营……这场青春蜕变,在乌蒙山深处炽热生长。
老兵带新兵:淬炼“兵之初”
“抬头!挺胸!收腹!”教官刘智喊出的口令让队列中的新兵瞬间绷直腰板。这支由12名服役5年以上的盘州籍退役军人组成的教练员团队,深谙盘州青年的特点。他们用“方言夜话会”解开思想疙瘩,将盘州特色菜搬进食堂,用家乡味焐热兵心。
“原以为训练完就能休息,没想到连喝水都要规范。”预定新兵余双福坦言。基地1:1复刻军营生态,连手机使用都精确到分钟。二次入伍的蒋吴飞扬评价:“这里的养成教育比我们当年更系统,新兵下连适应期至少缩短一个月。”
二次入伍:未竟之约再续传承
训练场上,蒋吴飞扬“新带新”的步伐格外醒目。这个曾因体能薄弱被战友帮扶的青年,如今已能自主完成训练科目。“第一次入伍时,中队长和老兵们陪着我一点点突破极限。”退伍后,他始终难忘部队的点滴,更不想错过2027年建军百年庆典,“这次要把和战友的约定补上”。
与他同行的丁文一豪最喜欢《士兵突击》里的这句台词:“光荣在于平淡,艰巨在于漫长。”如今,两人主动担任辅助教官,用首次服役的经验为新兵解答困惑。两位“老兵新传”的回归,印证着役前教育对军人使命感的深度唤醒,也折射出新时代青年"退伍不褪志"的精神传承。
家国传承:从游戏屏幕到战术沙盘
战术训练场上,张家兄弟的故事正在续写。弟弟张贤本受外公(老红军)影响参军,带动哥哥张其林减重70斤共同入伍。“以前我们兄弟交流靠打游戏,现在比的是训练成绩。”这种蜕变并非个例,吴亚南回忆送哥哥参军时的震撼:“他以前懒散爱打游戏,突然说要去当兵,我简直不敢相信!”如今,他也穿上作训服,这种家庭国防教育的延伸,正通过役前教育放大效应。
从“厨师团队用家乡味拴住胃”到“教官用兵故事抓住心”,在役前教育中,盘州市将“精细保障”与“精准施教”有机结合。当00后兄弟在战术地图上标定人生坐标,当二次入伍青年带着使命感重返沙场,盘州市正在探索证明:科学的役前教育既是兵员质量的“检验场”,更是国防情怀的“播种机”。盘州青年的选择印证着习近平主席“把青春献给祖国”的号召,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个人成长,更是一个民族向着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坚定步伐,“今日淬火兵之初,明日仗剑守河山”。
供稿:盘州市人武部
编辑:唐婧 张亚
责编:邹兴乐 刘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