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红·红色故事丨竹排作桥渡乌江
1935年1月,按照猴场会议的决定,红一方面军来到乌江边江界河渡口,准备渡过乌江向黔北重镇遵义挺进。而对岸是侯之担自诩为“固若金汤”的防线,渡河的船只也被国民党军搜走。红军想要渡过乌江,不仅顶着对面的枪林弹雨,还面临着架桥的难题。
红一军团将架桥任务交给了工兵连连长王耀南。接到任务后,王耀南就和工兵连指导员严雄一起,到作战局找原红校工兵教员何涤宙请教。何涤宙说:“乌江流速每秒2米以上,流速太快不能架桥,而且我们也没有架桥的材料和设备。”说完,他双手一摆,显出无可奈何的神情。正在大家为架桥犯愁时,刘伯承总参谋长带着作战局长张云逸过来了。刘伯承说:“材料确实是问题,但如果发动群众,办法还是有的。”
指导员严雄听后,就把擅长做木工、篾匠、铁工的战士召集起来,开了个架桥献策会。一个叫杨玉宝的战士说,他们常用竹蔑编成绳索,这种绳索在水里越泡越结实。当时部队所在之处余庆到处都是竹子,架桥的绳索问题就解决了。另一个叫李景高的排长是在江西赣江边长大的,参军前跟父亲放过竹排,他建议扎些竹排送部队过河。听到这里,刘伯承非常高兴,连声说“这个建议很好,值得研究”,并指示他们立即组织试验。
接到命令后,团里把战士召集起来,明确分工,砍竹子、搓竹绳、扎竹排的人,各司其职,扎好后交给工兵连负责架桥。竹排扎好了,放到江里,由于水流太急,一个劲地往下飘,用大石头作石锚也固定不住。一个叫李成凯的战士说:“水打千斤石,难冲四两钉,何不做些铁锚呢?”团里采纳了他的意见,便派人到余庆、瓮安找人打铁砧,一实验,果然固定住了。
就这样解决了眼前最棘手的问题,一百余架竹排被送到江边,有的穿眼,有的捆扎,用火烤竹子,把竹排翘高以减少划行阻力。经过几十小时的努力,竹排浮桥终于扎成了,大部队源源不断地从浮桥上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