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值+2!贵州两项案例入选2025非遗蓝皮书
第三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年会由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黔东南州文体广电旅游局、丹寨县人民政府承办,与第四届丹寨非遗周同期举办。
记者 应腾
9月18日,记者从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获悉,在贵州省丹寨县万达小镇举行的第三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年会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播蓝皮书2025》《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蓝皮书2025》正式发布。其中,“贵州2024年丹寨非遗系列活动”“黔东南西江千户苗寨:芦笙+苗绣开拓千年非遗活化路径”分别入选蓝皮书中“最具传播影响力非遗活动案例”和“非遗与旅游融合村寨案例”。
第三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年会在贵州丹寨万达小镇举办
据悉,《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播蓝皮书2025》《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蓝皮书2025》两部蓝皮书,由中国非遗保护协会汇聚研究机构、专家学者、社会力量共同编撰,对2024年非遗传播工作以及非遗与旅游融合工作进行了系统梳理、深度剖析。
“贵州2024年丹寨非遗系列活动”可不是普通打卡活动,在长达6天的时间里,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将看遍非遗时装秀、科技展、大集市、美食宴,沉浸式体验民族盛装巡游、非遗时装秀、芦笙铜鼓夜。同时,开启非遗论坛,研讨非遗保护与旅游融合发展路径,通过“五好”非遗大集,打造展演、美食等模块促进全国非遗交流,同期开展苗岭酸汤美食大宴、广东醒狮、苗族婚嫁习俗展演等特色活动,形成展示、研讨与产业孵化的综合平台。
第四届丹寨非遗周现场
时下,“非遗+旅游”成为贵州文旅融合发展的重要一环。“黔东南西江千户苗寨:芦笙+苗绣开拓千年非遗活化路径”,则是非遗进景区的鲜活案例。通过景区聚集效应,提升观众对芦笙、苗绣文化感知的维度,促进非遗与文创产业的协同发展,衍生的摄影、化妆、直播带货等相关行业,已经成为西江千户苗寨旅游的新亮点、新范式。
活动为期6天,全国500余位非遗传承人齐聚丹寨
据悉,第三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年会由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黔东南州文体广电旅游局、丹寨县人民政府承办,与第四届丹寨非遗周同期举办。
9月16日至21日,来自全国22个省区市的500余位非遗传承人携206项非遗项目齐聚丹寨,运用科技赋能、文旅融合与市场联动等多种形式,在为期6天的时间里,开展非遗盛装巡游、非遗大集、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论坛、青年交流营等系列活动,全面展示我国非遗保护传承的最新成果,推动非遗更深层次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持续注入新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