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闰月会影响当年的气候吗?
2020-06-08 17:14
闰月,是一种历法方式。中国古代采用阴阳合历,即以太阳的运动周期作为年(回归年),以月亮圆缺周期作为月(朔望月)。回归年是以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一圈而制定的,约365.25天;朔望月是月亮圆缺的一个周期,把完全见不到月亮的一天称为“朔日”,把月亮最圆的一天称为“望日”。一个朔望月平均为29.53天,12个朔望月为354天或355天,与回归年(约365.25天)相差11天左右,3年累计的时间差距会超过一个月。经过17年就会有六月飘雪、腊月挥汗的冬夏倒置现象。为了确保农历月份和物候季节能长时间内大体保持一致,每2至3年置1闰。通过解读为何要置闰,就不难看出“农历闰月会影响当年的气候”这一观点不属实。
若将历年闰月所在时间段、所在年份全部挑选出,综合地查询其气候要素特征(包括降水等),并未发现有集中发生灾害的特点。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农历闰月会影响当年的气候”也没有科学依据。
拓展研究来看,有研究表明由于太阳、月亮、地球处在不同的位置, 造成地球表面上空大气中电磁波也不同。因此,从这个角度上来说电磁波的变化可能引发天气气候的变化。例如:某地上空电磁波强时,可能产生雷暴和强降水,相反电磁波弱时可能产生干旱。这是基于电磁波影响气候的理论得到的,与是否有闰月无关。
通讯员:贵州省气候中心 李忠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