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静健康 | 汗从哪出,病从哪来!
天气热,出汗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
但是,有些汗并不是正常的,大家一定要注意分辨,千万别以为是身体虚或者天气热导致的。
身体出这6种汗,是身体在求救
01 头部汗多
日常生活中,有的人可能仅仅吃了一碗饭,头上就冒汗,或者有的人只是稍微动一动,就会出汗很多,大家可能都会说一句“身体虚”。
但是,头部出汗,也许身体不虚,而是身体“堵”了。
中医认为,头汗多因上焦(心肺)邪热或中焦(脾胃)湿热上蒸至头颈脸部,伴有小便发黄、舌苔黄腻,这种情况下多是脾胃湿热、心肺有热所致。
还有一种情况是积食,别觉得积食是小孩子才有的事,实际上大人在暴饮暴食之后,也会出现积食。
积食之下,肚子比较撑,会伴随头部、脸部大量出汗,那么这时候就要调整饮食,吃素吃少,特别严重的可以用点助消化的药物。
02 腋下汗多
不同于有的人头汗多,还有一部分人总是腋窝汗多。这又是何原因?
腋窝处,是汗腺的大本营之一,分布非常密集,而且腋窝处的皮肤总是紧夹着,通风透气相比其他地方要少,所以出汗也是比其他身体部位要多。
如果不是特别多,倒也不必担心,如果是汗多到比较异常,那需要查一查是否属于腋窝多汗症。
腋窝多汗症患者的腋窝处,50%的腺体属于大小汗腺,大小汗腺的分泌量比外泌汗腺多10倍,这也就是腋窝多汗的原因所在。
明确诊断后,可以在医生建议下选择局部外用收敛性药物,或者做手术。
03 手脚汗多
手脚汗多,尤其是手汗多,就要小心是不是手汗症。手汗症是没有缘由地手部出汗,轻一点的是手有潮湿之感,中度的则可能浸湿一张纸巾,重一点的甚至手上的汗会顺着指尖往下一滴一滴地掉。
一般来说,手汗症是双手对称出现,在焦虑、紧张的情绪下还会加重,多是因为交感神经功能亢进引起,还可能是因为内分泌、甲亢、更年期等因素引起。
目前,手汗症的治疗方法有口服药物、外用止汗剂、注射肉毒碱、物理电离治疗以及手术治疗。
中医认为,手脚汗多之人阳气不足、脾胃功能差,所以日常要调理脾胃,多做一些如八段锦、五禽戏等运动适当锻炼,也可使用一些中药包来熏洗手足。
04 颈后部汗多
颈后部出汗多有很多原因,比如内分泌失调者,像糖尿病患者、甲亢患者、围绝经期的女性都会有颈后部多汗的表现;如果精神压力大、生活作息不好,还会引起植物神经调节功能紊乱而出现后颈部多汗。
除以上外,一些肿瘤患者、结核病患者也会颈后部出汗多。
还有人在睡觉时脖颈出汗多,大家也要注意。偶尔几次问题不大,但是经常出现就要注意自身是不是阴虚火旺,找中医辩证看看。
05 身体一侧汗多
身体一侧汗多,另一侧汗少,或者上下半身有一半多汗,这样的情况多出现在偏瘫病人或风湿患者身上。
如果,平时是正常的,突然一段时间出现一侧身体汗多,伴有头晕、头痛、肢体发麻,就要警惕是中风前兆。
06 夜里汗多
有一种情况是,夜里睡觉出汗,但是睡醒后却不出汗了。出汗程度或轻或重,有的人睡醒后甚至整个衣服都湿了,这就是夜间“盗汗”。
这种情况,还是要找一下原因,一般可能是低血糖、甲亢、淋巴瘤、心血管病、糖尿病等。
提醒:孩子睡着后也会出汗,一般在睡后一两小时内,可以给孩子擦干以防感冒。如果孩子整夜都出汗,可能是病理性出汗,一定要早早给孩子查出病因。
出汗就是排毒,有没有道理?
我们常说出汗就是排毒,夏天就要出出汗排排毒。这个说法真的有道理吗?
适当出出汗,从中医上讲,可以排出体内的湿邪和热毒,还能促进身体新陈代谢有助消化,只要不是以上异常情况的汗,出一点汗对身体是有好处的。
说到出汗排毒,大家还是要客观一点,比起尿液和粪便来说,出汗排毒的作用比较小,因为汗液中的钾镁钙、尿素、乳酸等代谢物仅占0.5%~1%,所以还不如多喝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