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城市安顺文化新风采】非遗展演进娄湖景区 游客沉浸式体验文化之旅
7月26日,安顺经开区第二届传统文化活动展演走进3A级旅游景区娄湖生态公园。此次展演以“传承经典 共庆盛会”为主题,由安顺市文体广电旅游局、安顺经开区社会事务管理局指导,安顺经开区地戏文化协会主办。通过非遗展演与旅游场景相结合,打造差异化旅游体验,引得游客纷纷驻足,沉浸式体验安顺的夏日文化之旅。
碧波荡漾的娄湖倒映着苍翠山峦,水鸟翩跹处,锣鼓铿锵。12支地戏、花灯、芦笙舞队伍身着传统服饰沿湖畔巡游,战裙翻飞、靠旗猎猎,地戏脸子、花灯道具和苗族芦笙交相辉映,引得游客纷纷驻足,将手机镜头聚焦于这流动的非遗画卷。
安顺地戏历经六百余年传承,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黔中文化的重要标识,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独特的表演形式和深厚的文化内涵,承载着屯堡人的英雄情怀、忠义精神与美好祈愿,具有重要的历史与艺术价值。
望湖广场之上,传统祭阵仪式后,地戏、花灯、芦笙舞等演出将活动推向高潮。《薛丁山征西》《精忠岳传》《三国》等地戏经典片段轮番上演,幺铺镇南山村地戏队、汤官屯地戏队、双阳中学地戏社团等队伍各展风采,上百名地戏演员们的年龄跨度从7岁至85岁,在铿锵有力的锣鼓声中“持枪上马”,表演着杀、打、拼、刺等动作,用利落的身姿生动再现历史故事,展现着“忠、义、仁、勇”的精神。现场不仅展示了安顺地戏的独特魅力,还融入了芦笙舞的欢快节奏和花灯表演等多元艺术形式,为观众带来了一场视听盛宴。
现场观看原汁原味的地戏表演、触摸承载着岁月沉淀的地戏面具、聆听传承人讲述背后的故事,通过沉浸式的文化体验,来自天津、重庆、广东、浙江等地的游客们沉醉于这场与安顺非遗的邂逅。从浙江丽水到安顺避暑旅居的潘女士一行兴致盎然,“21℃的安顺已是夏日的天然清凉地,地戏表演更带来了精神上的震撼!气候舒适与文化深厚在我们的旅居生活中完美融合。”避暑假期增添了更为丰盈的安顺记忆,天津游客李女士难掩激动:“演员们一招一式,唱词铿锵,尽显沙场豪情,剧情将人拉入金戈铁马的时空,这种沉浸式体验,让历史人物仿佛近在眼前。”
娄湖之畔,非遗地戏与灵秀山水相映成辉。此次活动以“非遗+景区”为路径,以文化赋能旅游,助力打造“避暑+文化”体验。安顺经开区地戏文化协会会长葛明春表示,以安顺夏季旅游旺季为契机,协会持续深挖本土文化资源,广泛凝聚热爱传统文化的各界人士,组织“非遗进景区”活动,希望在交流与展示中传承、普及和弘扬地戏文化,提升市民和游客对安顺非遗的认知与兴趣,为安顺文旅这张名片增添文化厚度。(安顺日报融媒体中心记者 唐琪)
编辑:李丽莎
校对:张家晨
二审:吴 丹
三审:朱平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