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招生面对面丨华中科技大学:16个学科领域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
华中科技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综合性大学,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和“985工程”建设高校之一,是首批“双一流”建设A类高校。校园占地7000余亩,东西横跨5个地铁站,有着地铁是最牛校车的说法。学校依山傍水,景色秀丽,是读书治学的理想园地,华中大有18万棵树木,每一棵树都有一个故事,华中大师生对树的热爱源于对自然之源的致敬与尊崇;数字三是学校的“三张名片”,学在华中大、文化素质教育以及创新创业教育,学在华中大是社会对华中大的美誉,是华中大学子引以为傲的一张名片,老师从严执教,学生严谨治学,长此以往,形成了学风浓厚﹑求是严谨的校园文化。
华中科技大学拥有国家首批批准组建的六个国家研究中心之一—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拥有两个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国家脉冲强磁场实验装置和精密重力测量研究设施,国家投资超十亿元来建设的精密重力测量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拥有着全世界对于常数G最精准的测量技术。学校还建有基于“中国制造2025”国家战略下的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一所高校能同时拥有四个这样的大科学平台,在部属高校是独一无二的;五是指理工文管医五项全能,华中科技大学学科齐全,结构合理,拥有实力雄厚的工科,声誉在外的医科,发展迅猛的理科和特色鲜明的文管学科。
在世界权威排行榜中,华中大也有着不俗的表现:2020年刚刚公布的软科中国大学排名中位列第八,USNews2020世界大学排名学校位列内地高校第九,在泰晤士2020世界大学排名中也是位列第九,校友会2020中国大学排名当中位列第七位。QS就业竞争力排行榜中,学校与雇主的关系排名连续四年全球第一。
今天,华中科技大学贵州招生组组长韦忠朝老师做客《高校招生面对面》,为贵州考生提供学院招考信息、填报志愿、专业选择等问题答疑解惑!

点击了解更多详情
00:00 / -问:华中科技大学今年在贵州的招生情况?
答:华中科技大学今年面向贵州招收本科一批90人,国家专项40人。
学校始终坚持“一流大学 一流本科”的办学理念,以“办出最好的本科教育”为目标,始终遵循拔尖创新人才成长规律,尊重一流人才内生的强健学术志趣,深化教学改革,构建起新时代卓越人才培养体系。2020年我校相继推出一系列招生培养改革新政,非常值得考生和家长的关注,下面我重点给大家介绍一下我校今年招生培养政策中的三点最新变化:
首先第一点学校基于“价值引领、厚植基础、学科交叉、聚焦创新”16字培养方针,扎实推进“一制三化”的培养模式(一制三化就是:导师制,小班化,个性化,国际化),(书院成立的初衷)就是要打破知识的壁垒区﹑学术的专业化带来的创新人才培养弊端,强调强势学科的交叉融合,集至优培养﹑至优管理﹑自由交叉之大成,“一贯式”推进整个就读过程。我校面向贵州考生招收三类实验班。
第一类是开设启明本硕博实验班:学校主动布局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围绕学校传统优势学科,设立机械工程﹑光电工程﹑计算机﹑人工智能﹑网络安全等优势专业启明本硕博贯通人才培养实验班,全国招生计划250人。实验班采用导师制﹑小班化﹑个性化﹑国际化培养模式,施行“3+1+X”学制模式,学生在第三学年末通过选拔和考核进入直博阶段,享受直博生待遇。培养阶段实行动态遴选淘汰机制,确保实验班100%学生志向高远﹑成绩优秀。
第二类﹑第三类是学校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验班和创新实验班。这两类实验班是我校创新人才培养的特区,已经连续招生达10年之久,致力于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创业精神和国际视野的未来杰出人才。两类实验班依托优势学科或院系搭建学科交叉的学习实践平台,支持学生开展基于项目﹑课题﹑比赛的研究性学习和自主实践,同时引入业界﹑国际上优质资源开展联合培养。今年我们进一步加大的计划投放力度,面向全国高考直通车招生近700人。
我校第二个招生改革亮点是部分专业实施大类招生,充分发挥学科交叉创新的优势。华中大的人才培养体系始终高度贴合国家社会的新发展﹑新需求,强化基础教学﹑拓宽专业口径﹑培养创新型人才。我校大类招生开设了先进制造试验班﹑智能化建造试验班等,目的就是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应用型人才。同时今年将在部分大类内试行双专业辅修制度,学生在修读主修专业的同时,可以修读同一大类下跨学科的另一个本科专业。
招生新政之三是学校新增人工智能﹑智能建造两个招生专业:人工智能已上升为国家战略,人工智能应用出现爆发式增长,专业前景无比广阔。人工智能专业课程涉及数学、信息处理、智能控制和计算机等多学科知识,培养学生具备完整的人工智能知识体系,最终成为具有多学科交叉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智能建造专业面向未来工程科技、国家战略需求和产业升级转型,是融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机械科学与工程、管理等基本理论发展而成的新工科专业。培养的学生基础理论扎实、专业知识结构宽广、综合创新能力突出、科学与人文素养深厚,能够从事工程智能设计、智能施工、信息技术领域工程开发与工程实践等高水平工作。
问:华中科技大学的优势专业和院系?
答:我校始终坚持以学科建设为中心,不断加强学科布局的结构调整和交叉融合,构建起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结构优化、协调发展的研究型大学学科体系。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我校44个学科参评并全部上榜,14个学科进入A类,其中机械工程、光学工程、生物医学工程、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4个学科进入A+(也就是全国第一或并列第一);16个学科领域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其中工程学、材料科学、计算机科学、临床医学和化学5个学科领域跻身全球前1‰,并列内地高校第六名;工程学(14位),计算机科学(17位),材料科学(35位),3个学科领域进入全球前50名,并列大陆高校第4。工程学在2020年进入到ESI全球排名前万分之一,全国共8所高校有学科领域进入ESI前万分之一。
接下来我也简单和大家介绍几个学科门类:
首先谈谈大家熟悉的我校的工科:第一个要介绍的就是机械工程,两次教育部学科评估中均为全国第一,所在的机械学院一个学院拥有6位院士,曾获得过全球“大学领先奖”(全国高校只有清华和我们获得过此殊荣),牵头建设国家数字化设计与制造创新中心,是“中国制造2025”战略下的国家级创新中心,与大家理解的传统机械学科不同,华中科技大学机械学科聚焦先进制造领域,始终引领科技前沿热点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在人工智能、机器人、数字化制造、数控系统等方面都有突出的成果。还有现在报考热度非常高的计算机类,在USNEWS世界计算机学科排名中,位居全世界第六位;我们的光学工程﹑生物医学工程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都排名全国第一;电气工程专业在教育部学科评估人才培养这个指标上位列全国第一。
我校的医科也是实力雄厚的,我校同济医学院历史悠久,是我国现代医学教育的发源地之一,是国家教育部、国家卫健委首批共建的10所部属高校医学院之一,是全国首批8所试点临床医学本硕博连读医学院校之一,在2019年中国最佳医学院人才培养排行榜,我校同济医学院位居第4名。我校共有11所附属医院(大家熟知的武汉金银潭医院也刚刚划归到我校),11所附属医院可以为学生提供各类实习和就业平台。在这次疫情中,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附属同济医院应该是央视新闻联播的高频词汇。我校11家附属医院均是新冠肺炎救治的定点医院,投入的医护人员3.3万人,投入的病床9000张,管理方舱病床6000张,成为全国投入床位和医护人员最多的高校。
此外我们的理科,近些年发展也是十分迅猛的,物理学由全国19位上升到第7位,生物学从全国27位上升到第9。华中科技大学优势学科众多,为广大考生提供非常多样的选择。
问:学生毕业后的就业及深造情况?
答:毕业生就业深造情况一直是家长和考生非常关心的问题。近年来,我校本科深造比例逐年提高,每年继续深造的学生比例接近60%,其中保送攻读研究生和考取研究生的比例达47%,进入国内名校和科研院所深造;15%左右的毕业生赴海外深造,其中多数进入世界排名前100的名校。选择就业的毕业生,70%进入国家重要行业、关键领域、新兴战略产业;35%进入国家电网公司、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等世界500强企业实现自己的人生梦想。
2019年,来我校招聘的用人单位达6904家,平均3家公司抢一名学生,每名想就业的学生人均岗位超过50个(19年招聘季开始的时候,格力董小姐和华为荣耀总裁赵明在华科校园上演抢人大战,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各大用人单位总会把校招的首站放在华中科技大学),这也充分说明了我校人才培养质量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在全球毕业生就业竞争力排行榜中,我校雇主与学生关系这一评分位列全世界第一; 同时三类百强企业(互联网企业、国企、民营企业)共同评选出,华中大是他们最爱去校招的大学。
《高校招生面对面》由贵州广播电视台经济广播联合贵州广播电视台“动静APP”、贵州普学教育共同打造。
播出时间:3月16日至7月15日每天17:00——18:00
收听调频:贵阳FM98.9 / 遵义FM90.6 / 安顺FM89.5 / 六盘水FM98.9 / 凯里FM89.1 / 铜仁FM91.8 / 毕节FM88.4
节目QQ群:1087582595
“动静新闻”APP收听方式
①扫码下载「动静新闻」APP
②点击屏幕下方视听
③点击屏幕上方广播,选择贵州经济广播(可提前预约节目哟)